-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BOPPPS模式和线上线下教学的理论力学课程思政融入方法
杨程龙北川李宇袁萍陈双喜
摘要:《理论力学》课程内容复杂、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针对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容易畏学厌学的情况,提出基于BOPPPS模式和线上线下教学的课程思政融入方法。该方法将思政内容融入BOPPPS教学过程中,结合线上线下的多种教学手段,降低课程学习难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接受度,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理论力学课程思政BOPPPS模式线上线下教学
《理论力学》是机械类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为后续诸多力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比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理论力学》课程内容复杂、知识点分散、理论性强,主要包含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三大部分,共十四章六十余节,传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公式推导连篇,容易使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
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为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融入到课程中,实现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潜移默化的影响[1]。课程思政应当是立体多元的和科学创新的,需要随着时代文化变化、学生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变化而变化,随时调整其融入方式和示例内容,以在满足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润物无声。显然,《理论力学》作为工科受众极广和极受师生重视的一门课程,其课程思政随教学方式改变的调整尤为重要。
BOPPPS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是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BOPPPS教学模式是指将课堂教学实施为6个步骤,依序分别是:课前导入(Bridge-in)目标指定(Objective)课堂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课堂后测(Post-assessment)总结归纳(Summary)。在较长的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方式逐渐成熟和普及,相应教学方式、手段、材料和内容有了很大的丰富,并逐渐为师生所共同接受和习惯。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使得课程思政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2-3]。
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以外,还应适当考虑增加《理论力学》教学趣味性的功能。而当前的BOPPPS教学模式和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天然地契合课程思政的融入和教学趣味性的增加。通过将思政内容分散在6段式的BOPPPS教学过程,并且通过线上材料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传递和学习,可以很好地将思政内容分散在教学的整个过程,同时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或降低学生畏难厌学的情绪,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2《理论力学》知识结构特点
《理论力学》主要由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三部分组成,均以刚体为假设条件。静力学研究受约束刚体系在力系作用下的简化与平衡,涉及力偶、平面力系、汇交力系、滚动滑动摩擦、桁架等知识点。运动学从质点在空间的运动出发,研究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表示,进而推广到考虑尺寸的刚体的运动姿态,以相对运动的观点通过运动合成,计算物体相对运动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其中,尤以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科氏加速度为难点,以简单相对运动的判定为重点。第三部分的动力学以牛顿力学为基本原理,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运动中动量(矩)和能量的守恒,通过运动分析以及计算得到的惯性力,可将动力学问题转化为静力学问题进行求解,使得三部分成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4]。
通常认为静力学与运动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实际上,运动学教学中的重点—简单相对运动的判定,完全可以通过静力学中的约束观点和约束分析进行判定,也即两者具有几何相通性,以这种观点可以避免两部分知识在前三分之二教学时间中的隔阂。
3BOPPPS模式和线上线下教学特征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理论力学》课程的内容体系复杂,涉及较多的力学概念、假设和理论,同时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与实践相结合,知识点错综复杂。学生常常很难理清知识体系主线,掌握主要内容,而在传统的板书式教学方式中,教师较难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较难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配备了智能手机,甚至配备了个人便携式电脑。大学上课不可能禁止学生携带手机,最多限制学生对智能端工具的使用。学生对智能端的操作和依赖程度,不比任何已经工作的人群少。刷各种自媒体的短视频、长视频、网站、帖子,占据学生相当可观的一部分时间,这既是年轻人好奇心的体现,也是生活状态节奏调节的需要。这是时代的特点,教师应当遵从时代规律,堵不如疏,融教于乐。
三年新冠疫情对国民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也促进了线上教育方式的成熟和发展,线上教育资源在质和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也逐渐习惯和接受了线上教育的形式,成为了当代大学教育的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ower Up精品教学课件PU1-U1词汇1.pptx VIP
- 阿特拉斯空压机使用说明书.pdf
- 2025高考河北化学卷评析及教学启示.pdf VIP
-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复习测试卷附答案.doc VIP
- 光缆敷设施工方案.docx VIP
- 方法突破02 图像法:60种图像“四种斜率、两种面积”全解析(2学生版)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备考(新高考通用).docx VIP
- 《沥青路面回收料精细化分离技术规程》.pdf VIP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与现实调研报告.docx VIP
- 光纤光缆熔接技术规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