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思维可视化在高中生物学阐述性问题学习中的应用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421)
面向多元化和信息化的21世纪,学习者必备的核心技能之一就是思维能力。在新一轮的课改中,将科学的思维培养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是每一位一线教师亟需研究和实践的课题。然而,思维是不可见的,如何在有形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无形的思维是当前思维培养的难点。研究思维可视化可将学生内隐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直观的形象符号清晰地呈现出来,有助于教师找到学生的思维支点,从而通过多种途径训练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
从心理学范畴看,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不可见的。从计算机领域看,可视化是指通过可以觉察的视觉方式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并进行交互处理的技术或方法。综上所述,思维可视化是内隐思维外显的表征体系,可将人头脑中内隐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通过视觉具化,以图示形象等符号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从而实现内隐思维的外显化,使“看不见”的思维有迹可循。将思维可视化引入教学可从多维度表征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向思维的有效转变,并形成思考问题的基本策略,实现高阶思维的发展。
随着新高考的改革,江苏高考试卷中非选择题的占比约65%,且出现了简单填空题减少、长句阐述题增多的趋势。而笔者在日常阶段性测试及高考阅卷时发现,不少学生对长句阐述题的得分比较薄弱,往往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答非所问,即没有明确问题指向,所答非所问;②逻辑混乱,即虽能提取题干信息,但缺乏完整有条理的逻辑来表述答案;③表述不全面,即能提取信息也能运用科学理论准确表述,但缺乏中间或最后环节,导致失分。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新课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教师可将可视化教学引入高中生物学阐述性问题的学习中,在日常教学中训练学生运用形象的图示符号等方法来帮助厘清新情境中新问题的各方面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到情境与教材知识的联结点,并以此为思维对象,以联想、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等为工具,实现知识的图像化表征和思维的外显化表征,最终运用学科术语正确表达思维过程,从而解决问题。
笔者研究了近几年江苏高考题以及8省联考试题,总结出了阐述性问题的考查方式:在设问中给出一个由于某因素(或某条件)改变而引致的结果或现象,然后要求考生在具体情境中结合已有知识和题干信息解释相关原因,或者说明理由,或者表述结论,或者阐释观点。
根据题干设问方式不同,笔者总结为以下4种类型。但不论是哪种类型,其解题步骤都可采用心理学中问题解决的一般模式,在具体操作中利用思维可视化技术实现思维的外显化表征(图1)。
图1解题步骤示意图
因果呼应就是通过图文构建蕴含特定生物学现象的情境,通常情境中明显地给出了“条件”即事件的起因和事件的结果,请学生从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现象的本质,实现从“起因”走到“结果”的详细阐述。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找到一个桥墩,联结起因和结果。
【例1】(2021·苏州零模·22节选)图2为马铃薯植株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蔗糖的积累与分流途径示意图。依据该图,请解释遮光部分检测不到淀粉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马铃薯植株叶肉细胞中淀粉和蔗糖的积累与分流途径示意图
参考答案:黑暗条件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淀粉不能合成;同时原有的淀粉已经被水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
学生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在批阅学生试卷时,笔者总结了学生常见的几种错误并分析了错因:①遮光部分无法形成淀粉(什么原因都没说);②叶片遮光,不进行光合作用,未产生淀粉(只依据头脑中已有知识,没有据图分析);③淀粉在叶绿体中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再形成蔗糖,在根茎处分解供能(依据图中的部分信息,缺乏全局观)。
思维外显化问题解决模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建立学生的思维范式,笔者在评讲试题时依据图1基于思维外显化的问题解决路径,并结合本题情境,绘制了图3所示的思维网络模型,引导学生明确问题起因为“遮光”,结果为“检测不到淀粉”,从而实现因果呼应,双向分析,寻找联系,解决问题。
图3思维网络模型
由果推因就是通过图文构建蕴含特定生物学现象的情境,通常情境中没有或隐含地给出了“条件”即事件的起因,但明确地给出了事件的结果,请学生溯因推理,实现从“结果”回溯到“起因”。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就是抓取关键信息,运用因果思维逆推,即从结果推理出条件。
【例2】(2021·苏州一模·21节选)为培育转固氮基因的小麦新品种,科研人员利用土壤农杆菌的Ti质粒和普通质粒按图4构建了双元载体系统(Ti辅助质粒和T-DNA给体质粒),图中基因编码产物能激活T-DNA转移。请回答下列问题:该过程中T-DNA给体质粒并不含有基因,但仍能将转化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走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生物学课堂实践路径——以“光合作用——光能.docx
- 走出高中生物情境化教学的误区.docx
- 自制模型在“人体的运动”中的应用与优化.docx
- 主题式教学促进初中生物重要概念建构.docx
- 重构生物科学史,完善教材中植物向光生长的原理.docx
- 中学生物学中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与多种生命活动的关系.docx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docx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叙写与课堂实践——以“种群的数量特.docx
-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离定律”教学设计.docx
- 指向学科本质的高中生物学循证课型——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docx
- 双相电位不对称性原因探析——从一道浙江选考生物学试题谈起.docx
- 生物学情境化试题获取有效信息的技巧.docx
- 生物学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以肺活量计量桶的制作为例.docx
- 生物学课堂“伪学习”现象应对策略浅探.docx
- 生物学教学中学生活动的设计策略——以“内环境的稳态”一节为例.docx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概念进阶图制作及其作用发挥.docx
- 生物科学史的教学组织与应用策略——以“光合作用的过程”为例.docx
- 生命科学地理跨学科视域下“内环境与医药常识”专题复习.docx
- 渗透生涯教育的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设计——以“我是宠物医生”为.docx
- 神经膜电位的测量及变化曲线分析.docx
最近下载
- 材料及配件采购方案.docx VIP
- 中国重症患者肠外营养治疗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pptx VIP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物理八上光的直线传播 (3).ppt VIP
- 2024年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无痛纤支镜麻醉技术规范.pptx VIP
- 广东春季高考2025数学试卷.doc VIP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docx
- 专升本英语时态练习题.doc VIP
- 实验03 1-溴丁烷的化学性质-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