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复习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大纲三级要求:把握:

总论:中药、本草、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的含义,六本本草,中药炮制目的及重要炮制方法,中药性能,中药的配伍,用药禁忌。

各论:各章节“概述”中各类药物的含义,在性能特点、成效、主治、配伍应用及使用留意方面的共性;约140味重点药物的分类归属,性能,成效,应用,特别用法用量及使用留意。生疏:

总论:中药剂量与用法,用药禁忌。

各论:90多味较重要药物的分类归属,以及成效、主治、特别用法用量和使用留意。了解:

总论:中药的成效、品种、产地、采收与贮存。

各论:90多味一般中药的分类归属及其成效、主治。

总论

一、中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生疏和使用的药物。

二、本草:本:根本。草:除根本以外的其它植物。中药为植物、动物、矿物等,以植物药居多,使用最普遍,故将中药习称为本草。

〔中药与本草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中药是针对具体药物而言,本草则泛指我国传统药学和药学著作。〕

三、中药学:争论中药根本理论和中药的品种、来源、产地、采集、贮存、炮制、性能、成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学问的一门学科。〔或:争论中药根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四、临床中药学:是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争论中药根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二级学科。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进展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托名神农成书年月:公元2世纪〔东汉〕内容:载药365种植物药252,动物药67,矿物药46。

上品120: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弱。中品120: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下品125:治病攻邪,多有毒,不行久服。

价值: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本草〔药学〕专著。

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根底。

所载药物朴实有验,历用不衰〔如麻黄平喘、黄连止痢等〕。

被奉为中医四部经典之一

首创三品分类法。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456-536〕成书年月:梁代〔公元五世纪〕内容: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知名未用七类。

价值: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又创诸病通用药;

总结了魏晋以来300年间的药学成就。

《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苏敬、李勣等23人。成书年月:唐代〔公元659

年〕

内容:载药844种,增114种。价值: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图文并茂;

流传甚广,影响中外。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唐慎微成书年月:宋代〔公元1082年〕。内容:载药1558种,较前增476种。附方3000余首。

价值:

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文献和有用价值;

是完整流传下来的综合性本草著作中年月最早的一部,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药学史料;

图文并茂,方药兼收;

为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编写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李时珍说“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李时珍〔1518-1593〕成书年月:明代

内容:载药1892种,增374种。

内容:52卷,16部〔纲〕即:水,火,土,金

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60类〔目〕。

分栏目:释名,集解,修治,气味,主治,制造,正误,附方,附录。

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

完备了自然属性分类法;

“虽为医书,实概万物”,被称为东方百科全书;

流传甚广,影响中外〔有30多种译本〕。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赵学敏成书年月:清代〔1765年〕内容:载药921种,增716种。

价值:

对《本草纲目》的错简之处〔认为马钱子无毒等〕作了重要的补充和订正;

增的金钱草、鸦胆子、胖大海等药物,具有很高的有用价值。

道地药材:具有地方特色,质量优良的药材。

湖北蕲春的蕲艾、蕲竹、蕲龟、蕲蛇; 湖北应城的石膏;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山西党参;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广东陈皮,砂仁;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大黄;越南肉桂。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云南茯苓、木香;三七〔广西,云南〕。

采集原则:在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候采集。

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或制成各种剂型前,依据医疗,调剂,制剂的需要,进展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的目的:

增加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或消退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转变药物的性能成效,扩大应用范围。

转变药材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或制剂。

纯洁药材,以保证药材质量和称量准确。

矫臭矫味,便于服用。炮制方法

〔一〕修治

〔二〕水制

水飞:借药物

文档评论(0)

189****1877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天津卓蹊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L1U0A9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