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国南北过渡带极端高温的特征分析及未来情景预估
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格点观测数据集(CN05.1),采用国际气候变化监测和指标专
家组定义的8个极端高温指数,分析了中国南北过渡带1970-2018年极端高温时
空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继而研究了导致极端高温发生年代际变化的可能驱
动因子,最后利用NEX-GDDP-CMIP6模式预估了在不同情境下中国南北过渡带
极端高温相对于历史时期在近期(2021-2040)、中期(2041-2060)和远期(2081-
2100)的变化,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所示:
中国南北过渡带极端高温指数在1970-2018年总体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其
中暖夜指数(TN90p)、暖昼指数(TX90p)、夏季指数(SU25)、热夜指数(TR20)、
日最低气温极大值(TNx)、日最高温度极大值(TXx)和热日持续指数(WSDI)以
0.37d/a、0.28d/a、0.42d/a、0.42d/a、0.034℃,0.034℃和0.18d/a的趋势增加;温
度日较差(DTR)以-0.007℃/a趋势减少,均达到了95%的显著性水平。极端高温
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气候态的空间分布显示,
极端高温指数均呈现西低东高、北低南高的分布形势;气候倾向率的空间分布
显示,西部高海拔地区的增加幅度较大,淮河流域次之,西部秦巴山区增加幅
度最小。周期性分析显示,极端高温指数普遍存在4-5、10-20年的振荡周期。
极端高温指数在1993、1994年经历了由弱变强的年代际突变,突变后的研
究区上空及其周边地区大气环流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研究区上游的新地岛-
乌拉尔山脉一线以及蒙古高原地区的300hPa风场表现为显著反气旋性环流异常;
500hPa位势高度的距平场显示,研究区域由正异常位势高度控制;研究区海平
面气压距平场和北半球海表面温度距平场同样表现为正异常。表明大尺度的大
气环流的变化与中国南北过渡带极端高温年代际变化存在一定联系。通过计算
极端高温指数与大气环流指数的相关性发现,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与除
DTR外的极端高温指数呈现显著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并且与极端高温指数具
有相似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994年前后,AMO由负位相转
变为正位相,大西洋至东亚由“正-负-正”的波列模态转变至“正-负-正-负”的波列
模态,导致研究区上空对流层整层由深厚的气旋性环流异常转变为反气旋环流
异常,上升气流转变至下沉气流运动,利于极端高温的增强。
NEX-GDDP-CMIP6的19个模式多模式集合平均对中国南北过渡带最高、
平均和最低温度的空间分布模拟结果与观测资料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集中在
西部高海拔地区;多模式集合平均模拟的时间序列结果显示,与观测资料的长
期变化趋势相符合,但在年际变化上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优选后的10个模式多
模式集合平均能够提高对中国南北过渡带最高、平均和最低温度的模拟能力,
不确定性分析显示,优选模式整体的信噪比大于1,可信度较高,在西部高海拔
地区的不确定性较高。优选模式对21世纪中国南北过渡带不同情境下的未来预
估结果显示,8个极端高温指数均呈现增加趋势,在近期的增加趋势较小,随着
时间的推移,在中期和后期的增加趋势逐渐增大。总体上未来中国南北过渡带
极端高温指数增加趋势呈现西大东小的空间分布格局。在四种情景中,随着辐
射强迫的增加,极端高温指数增加幅度逐渐加大。
关键词:中国南北过渡带,极端高温,NEX-GDDP-CMIP6,气候变化预估
CharacteristicAnalysisofExtremeHighTemperatureinTheNorth-
SouthTransitionZoneofChinaandPredictionofFutureSituation
ABSTRACT
BasedontheChinesegriddedobservationdataset(CN05.1),thetemporal
characteristicsandinterdecadalvariabilityoftheextremehighte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