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Page1页,共NUMPAGESPages6页
茶制品生产企业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茶制品生产等环节全流程安全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茶制品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报告内容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浸提罐操作员未佩戴高温防护面罩开启120℃蒸汽阀门。
2.食品添加剂投料工未执行双人复核制度导致防腐剂超量投入混合罐。
3.维修人员未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证进入茶粉储罐内部清理。
4.干燥线操作员擅自屏蔽温度联锁装置处理设备卡料故障。
5.叉车驾驶员在原料库超载运输撞击茶末粉尘收集区防爆墙。
6.清洁工使用非防爆工具清理除尘系统茶粉堆积层。
7.杀菌工序员工未穿戴防烫服操作高温杀菌釜排气阀。
8.实验室人员未戴护目镜操作浓酸调节茶浓缩液pH值。
9.装卸工未验证冷链温度即签收茶鲜叶原料。
10.压制工序操作员疲劳作业导致液压机压力参数失控。
11.外包人员携带未消毒设备进入无菌灌装区。
12.投料工踩踏原料袋攀爬浸提罐平台护栏。
13.更衣室人员手部消毒未达标直接接触茶粉半成品。
14.金属探测岗位员工未用标准测试块校准设备灵敏度。
15发酵间员工未穿戴防滑鞋在潮湿地面搬运茶坯筐等。
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浸提罐安全阀校验超期且压力表无有效检定标签。
2.茶粉除尘系统未安装火花探测及氮气惰化装置。
3.杀菌釜防护门机械联锁装置被茶垢黏结失效。
4.蒸汽管道(130℃)裸露段无隔热防护层。
5.液氨制冷机组泄漏传感器电源中断超过24小时。
6.干燥车间平台护栏缺失或高度不足1.2米。
7.消防通道被茶制品包装箱堵塞超过60%宽度。
8.配电柜下方堆放含电解液的加湿设备。
9.液压压块机密封圈渗漏液压油未及时更换。
10.危化品仓库未设置香精溶剂防泄漏吸附材料。
11.除尘系统防爆膜片破裂未更换。
12.X光异物检测仪铅防护帘破损未修复。
13.金属探测仪灵敏度连续3批次未校准。
14.氮气充填设备纯度检测记录缺失近1个月数据。
15.空调系统高效过滤器压差异常未报警等。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浸提车间地面积存茶汁导致人员滑倒。
2.无菌灌装区与预处理区压差持续低于10Pa。
3.原料仓库相对湿度连续72小时超过65%阈值。
4.厂区危废暂存点距离茶粉投料区不足5米。
5.有限空间(发酵罐)强制通风系统滤网堵塞。
6.排水沟残留茶渣孳生蚊虫幼虫。
7.仓库防鼠板变形或卸货区风幕机风速低于7m/s。
8.化学品库未配置防泄漏围堰及应急洗眼器。
9.高温干燥区未设置热辐射警示隔离带。
10.包材仓库照明强度不足100勒克斯。
11.车间顶棚冷凝水滴落至茶制品传送带。
12.香精存储区与包装车间共用通风系统。
13.厂区垃圾站未密闭导致异味侵入萎凋区。
14.室外晾晒场未设置防鸟网导致鸟类污染。
15.茶粉包装区未安装静电消除装置等。
四、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1.未制定茶粉粉尘爆炸专项应急预案及季度演练计划。
2.HACCP计划未覆盖浸提工序最低温度限值监控。
3.有限空间作业规程未明确硫化氢浓度检测要求。
4.压力容器档案缺失杀菌釜年度耐压测试报告。
5.员工培训未涵盖有机溶剂泄漏应急处置流程。
6.设备维保计划未包含除尘系统防爆阀检测项。
7.虫害控制图未标注灌装间管道穿墙孔封堵点。
8.出厂检验报告未附农药残留检测原始图谱。
9.未按GB2763更新茶制品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10.委托协议未明确重金属污染责任划分条款。
11.“日管控”记录缺失干燥机温度点检项。
12.食品添加剂(茶多酚)领用台账未记录实际投料量。
13.未建立茶粉粉尘爆炸风险评估报告。
14.事故隐患奖励制度未公示移动端申报通道。
15.供应商档案缺失茶浓缩液塑化剂检测证明。
16.杀菌设备热分布测试报告超两年未更新。
17.防混料系统未覆盖相似包装的绿茶/红茶粉区。
18.制冷工特种作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畜禽水产罐头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调味茶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 2025《果冻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冷冻饮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冷冻饮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 2025《冷加工糕点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 2025《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糖果制品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包装饮用水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畜禽水产罐头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畜禽水产罐头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docx
- 2025版《畜禽水产罐头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代用茶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蛋白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蛋白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全).docx
- 2025版《蛋白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蛋白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docx
- 2025版《调味茶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 2025版《固体饮料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本人从事安全工作多年,已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有着丰富的化工及工贸安全管理经验,能提供指导或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检维修等资料,欢迎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