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江西省西路片七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历史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有学者将中原地区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以渔猎采集为主要经济形态)与河南灵宝西坡墓地(距今约5000年,以农业为主)进行骨骼、口腔疾病比较研究发现,贾湖遗址和西坡墓地的两性身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据下表可推知,渔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可能()
贾湖遗址和西坡墓地居民的身高变化
A.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
B.对古代人群的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C.使劳动强度有所降低
D.有助于男性掌握原始氏族公社的权力
【答案】B
【解析】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可知,从事渔猎采集经济的贾湖遗址居民的身高明显高于农业经济的西坡墓地居民的身高,可能与农业产生后人们劳动强度的增加以及功能压力(退行性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龋齿等)的增加有关,由此推断出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古代人群的健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B项正确;题干中仅提及了两个遗址的经济形态以及居民身高变化情况,并没有任何关于社会阶层分化的信息,无法从所给内容推出渔猎采集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排除A项;农业经济生产模式下劳动强度应有所增加,排除C项;“男性掌握原始氏族公社的权力”无法解释“贾湖遗址和西坡墓地的两性身高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排除D项。故选B项。
2.《汉书·食货志》记载:“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该记载反映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渐推广
B.农业生产技术取得显著进步
C.个体小农经济形成并不断发展
D.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使用耦犁(二牛三人的耕作方式),其收获量比普通耕作方式(缦田)要高,这明显体现出秦汉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取得显著进步,提高了粮食产量,B项正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秦汉时期,排除A项;个体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材料重点强调的是耕作技术对产量的影响,而非小农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
3.《新唐书·食货志》载:“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口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据此可知,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变革之处在于()
A.赋税征收种类由繁化简 B.征税时间从不固定到固定
C.征税标准由人丁到资产 D.征税形式由实物到货币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租庸调以人丁为本,而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明显体现出征税标准从人丁转变为资产,C项正确;两税法确实简化了税收种类,但材料核心在于征税依据的改变,排除A项;两税法征税时间相对固定,但并非材料所强调的主要变革点,排除B项;两税法征收包含实物和货币,并非单纯从实物转变为货币,排除D项。故选C项。
4.唐宋东来的穆斯林商人在中国一些城市留居,形成定居点,带动东南沿海形成一个特殊的集团——回回海商集团。他们以私商起家,以经营官本船贸易发家,以官商身份跻身政界,整个元代市舶提举司基本被回回商人所垄断。据此可知,回回海商集团崛起的主要原因在于()
A.“四等人制”赋予回回人较高的社会地位
B.穆斯林商人善理财的特长
C.唐宋元以来东南沿海经济持续稳定繁荣
D.元代实行积极的海洋政策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以私商起家,以经营官本船贸易发家,以官商身份跻身政界”可知,回回海商集团的优势在于海上贸易,而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积极经营海洋的朝代,蒙古统治者以开阔的世界观构建起广阔的海上贸易网络,回回海商集团正是迎合了这种情况,得以崛起,D项正确;元代回回海商集团因为“四等人制”社会地位高,只是创造崛起的前提,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善理财的特长是前提,迎合统治者需求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宋元之间大规模战争令东南沿海经济一次次遭受重创,“持续稳定繁荣”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5.清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言:“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从明清思想文化发展角度看,此言论体现了()()
A.对传统礼教的全盘否定 B.追求思想独立理性思考
C.经世致用思想广泛传播 D.市民阶层价值取向转变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生不受古人欺”表明不迷信古人,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体现了追求思想独立与理性思考,B项正确;“全盘否定”表述过于绝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3月第五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江市十校联考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九师联盟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进联考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联合检测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高一下学期期初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名校联盟(点石联考)高三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3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