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融合〔中〕
〔作者: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邮码:___________〕
四、交换的原动力和交换的实现
由公理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存在和开展的性质可知,交换是事物保持其存在和开展的需要。很显然,需要就是交换的原动力。并且需要是构成交换的要素之一。有了需要还得有满足需要的东西。这种东西向需要运动的过程——供给,便构成交换的另一要素。交换的另外两个要素是时间和空间。交换的实现是按逻辑乘法的原那么进行的。即:
供×求×[信用×〔时间×空间〕]——交换
这里供、求、时间、空间的任何一个真值为零,交换的真值就是零。只有当他们的真值都是1时,交换的真值才是1。也可以简单地说供求双方只要有一方不存在交换就无法实现。一般地供求双方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时,把它们的真值记作1,不再考虑。平时我们说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是如此。当供求双方不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时,引入一个概念——信用。信用为真时记作1,为假时记作零。当信用为零时一个与信用互补的概念——欺骗必须引入经济学。这里存而不管。
五、前三种交换形式与劳动的关系
首先,我们可以说劳动属于第一种形式的交换,但不可反过来说第一种交换形式属于劳动。如果说老鼠打洞储藏食物也是劳动,可能会引起争议,因为有人认为只有人才会劳动,但是老鼠打洞储藏食物却可以用第一种交换形式来表示。它属于第一种交换形式。如果说吃饭和大便也属于劳动,可能有人会说我有神经病,但这同样可以用第一种交换形式来表示。当吃饭输出的能量充分小可以忽略不计时,它又可以用第二种交换形式来表示。如果拦路杀人抢劫也算劳动的话,那么抢劫者的劳动成果——产权为什么一般得不到成认呢?抢来的东西的价值是由抢劫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吗?但这种行为同样可以用第一种或第三种交换形式来表示。军队消灭军队、国家吞并国家的行为算不算劳动更难说了,但同样可以用第三种交换形式来表示。
其次,劳动在第一种交换形式A——A1——B中可以表示为:A——A1它是A——A1——B的一局部。劳动产品可以用B的值来表示。同样不能反过来说B就是劳动产品。因为劳动产品只是B的一个真子集。
第三,说到劳动不能不提起生产劳动。母亲生孩子是生产。那么人大便也不能不说是生产,尽管不太文雅。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不考虑产权问题,把生产和交换截然分开,各自而论。现在我们把生产也可以看着是交换的形式之一。它可以用A——C——B交换形式来表示。{A——C}表示投入,{B——A}表示产出。主流经济学之所以把生产和交换分开来研究是因为他们把交换仅仅局限在后三种交换形式内。这后三种交换形式容不下生产,才不得不把生产排除在交换之外。
六、交换的原那么或交换的量的比例
在第三种交换形式下,一只狼不可能一下子吃掉十只狼;在第二种交换形式下,一个人不可能一天内吃掉一头牛。另一方面,一个人也不可能在一天内排出30公斤重的废物,几万万大卡的热量。就第一种交换形式来说,由生产可能性边界可知,虽然你可以从北京飞往伦敦,但没有到火星的航班。这是由集合A所处的阶层决定的。这说明:1、交换者A的需求量在单位时空条件下不是无限的。2、交换者A的外界环境的需求量在单位时空条件下也不是无限的。为什么可以把交换者A的排放量同时也看着是它的外界环境的需求量呢?这是因为交换者的外界环境的存在方式需要它和A相交换。一旦不需要便终止A的存在。3、相应于1的供给量在单位时空条件下也不无限的。4、相应于2的供给量在单位时空条件下也不是无限的。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交换者A和它的外界环境之间的交换是成比例的,而不是无限的任意的。交换者A和它的外界环境之间为什么能够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呢?它们之所以能够按比例进行交换,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个共同社的“第三种东西〞因为不同质的量无法比拟大小。那么这个“第三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呢?是劳动吗?在第三、第二种交换中显然不是劳动;在第一种交换形式中虽然出现了劳动,但它只是出现在供求双方的一方,并不构成双方共同存在的“第三种东西〞。从上面四点和供×求×[信用×〔时间×空间〕]——交换的公式中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共同存在的“第三种东西〞是需要。由于需要是双方相互的,一方的需要同时是另一方的供给,反之亦然。因此说站在交换双方中的一方看,交换双方共同存在的第三种东西是供求。反过来我们就可以给出供求的定义:交换双方的相互需要叫供求。供求双方共同存在的第三种东西是供求。这不是同义反复吗?可能让人费解。这里前一个供求应与后面的双方合在一起,是指人,指交换者;后一个供求是指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