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2025《大米生产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Page1页,共NUMPAGESPages6页

大米生产企业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我公司在大米生产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大米生产、加工、包装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报告内容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未取得有效健康证明从事直接接触大米的生产活动,存在传播病菌污染产品的高风险。

2.员工在原料清理环节未按标准操作,导致稻谷中泥沙、金属杂质未完全清除,影响产品安全。

3.员工未对生产设备进行每班次清洁消毒,残留油污或粉尘滋生微生物,引发产品变质。

4.员工在包装环节未检查内包装材料完整性,塑料膜碎片或油墨污染产品。

5.员工擅自关闭车间通风系统以降低能耗,造成湿度超标,加速大米霉变风险。

6.员工未定期校验金属检测机灵敏度,导致金属异物漏检,危及消费者安全。

7.员工在有限空间作业时未检测有毒气体浓度,未落实通风措施,存在窒息或中毒风险。

8.员工未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洁验证,残留物质污染成品,造成交叉污染。

9.员工在冷藏解冻过程中未控制温度,导致原料变质或微生物超标,影响产品安全。

10.员工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操作机械设备时反应迟缓,引发操作失误。

11.员工未对生产和检验记录进行真实填写,关键数据缺失或涂改,导致溯源困难。

12.员工在虫害防治时未佩戴防护装备,误用杀虫剂污染产品,导致化学性污染。

13.员工未执行设备清洁SOP,残留清洁剂与大米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14.员工在抽检环节篡改检验数据,掩盖镉、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导致不合格品出厂。

15.员工在调配环节未合理计算添加剂比例,导致超范围或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16.员工未对废弃物油脂进行分类存放,误将工业油料混入食品原料区,造成污染风险。

17.员工在辅料仓库温湿度失控时未及时处理,导致包装材料受潮霉变,影响产品储运安全。

18.员工未对车间顶棚冷凝水进行清理,滴落至裸露原料,造成微生物污染。

19.员工在设备维护时未检查密封圈完整性,导致润滑油泄漏污染产品。

20.员工在装卸过程中野蛮操作,造成大米断裂或包装破损,引发质量投诉。

21.员工未对来访人员进行登记和防护管理,外来污染物带入生产区域。

22.员工在应急演练中未按要求执行预案,延误事故处置时机,扩大事故后果。

23.员工未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帽,毛发或杂物落入产品,造成物理性污染。

24.员工在原料运输中未覆盖防雨布,雨水渗入导致稻谷霉变,影响原料安全。

25.员工在砻谷工序中未监控设备参数,导致稻谷破碎率过高,影响产品品质等。

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干燥设备温控系统失效,未设置超温自动切断装置,存在起火或产品质量风险。

2.金属检测仪灵敏度不足,未能有效识别混杂的金属异物,导致产品安全隐患。

3.通风管道油污堆积严重,未定期清理引发火灾风险,且污染生产环境。

4.蒸汽锅炉压力表未定期校验,超压运行导致爆裂风险,危及人员安全。

5.配电箱未安装漏电保护器,临时用电线路私拉乱接,存在触电或火灾隐患。

6.冷库密封条老化破损,温控设备失效,无法维持低温储存条件,导致原料变质。

7.输送带接口松动未及时修复,造成大米跌落污染或设备卡阻停机。

8.空气净化系统滤网堵塞,微生物超标未及时处理,污染洁净区域。

9.工器具未分区使用,交叉污染风险高,可能导致产品掺假。

10.排水地漏未安装防鼠网,鼠类侵入车间,污染原料或成品。

11.车间顶棚冷凝水滴落至裸露原料,造成微生物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12.燃气管道未安装紧急切断阀,泄漏时无法快速处置,加剧事故后果。

13.除尘设备滤袋破损,粉尘浓度超标引发爆炸风险,且污染生产环境。

14.叉车未配备防火罩,在原料库作业时产生火花,引发火灾爆炸风险。

15.压力容器未定期进行耐压试验,存在破裂风险,危及生产安全。

16.紫外线消毒灯安装高度不足,照射范围未覆盖关键区域,消毒不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S安全教育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本人从事安全工作多年,已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有着丰富的化工及工贸安全管理经验,能提供指导或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检维修等资料,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0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