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采薇》优秀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相识家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研习文本,培育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索的实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进一步相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妙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酷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在更广袤的阅读视野中,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酷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育独立阅读、独立思索的实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绽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沟通。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文学天地的源头清水,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从诗经中走来的男子豁达坚毅,从诗经中流传出的故事哀婉凄美。
今日,让我们用真挚的情、善感的心,吟诵这古老的歌谣!
二、简介
从关关雎鸠到蒹葭苍苍,《诗经》早已在我们心中扎根。关于《诗经》的介绍,在老师印发的资料中有具体内容。今日学到的这一篇选自《诗经bull;小雅》,是西周后期作品。当时诸侯相争,周室衰落,犬戎、猃狁等外族也常常入侵,周亦兴师反击,造成连年战乱不止。人民特殊是出征将士对斗争有着困难的多元感情。今日我们就要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
三、检查预习
(一)基础学问(齐读)
(二)整体把握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首诗是用兵士的口吻,在战后归家的途中,追述、倒叙戍边作战时的苦况,
四、诵读课文
请同学记齐读。
诵读提示:《诗经》基本上是四言诗,节奏为“二二”式。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的和谐之美,我们不仅要把握诗歌外在的音乐节奏,更要把握内在的情感节奏.下面先由老师给大家读一遍吧!请大家留意体会这位战士的情感改变.
老师配乐朗诵
五、品尝经典
缘情入文轻吟低唱
刚才老师在诵读的时候,同学们体会到了感情的改变吗?走进任何一篇诗经的作品,我们总会被种种情思所缠绕,这首采薇也不例外,请同学找出这位战士的情感脉络.
板书:哀痛—喜悦---哀痛
1-3节:悲
一开篇,我们就感受到浓重的哀痛,我们不由得思索,此时这位战士身在何方,又为何而悲?
身处何时:莫—阳
身在何方:驻地边的旷野(说具体些“我戍未定”说明是在驻地边上)
为何而悲:思乡\厌战\仇恨
如何表现: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意象薇(如何用薇来表情达意呢?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考虑)
重章叠唱:当人们产生了剧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对深化意境,强化感情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
比兴:作—柔—刚比方时间消逝
朗读
4-5节:壮
战士的情感发生改变.此时他又身在何方?为何而壮?
身处何时:春季
身在何方:战场(戎车既驾)
为何而壮:打胜仗(一月三捷)(侧面描写写军容之壮、必胜信念)(“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写战马的高大强壮,步伐整齐,“象弭鱼服”写精良的装备,“一日三捷”是用数字的对举,表现了斗争的捷报频传。传达出抒情主子公剧烈的骄傲感。)
如何表现:1.侧面烘托
2.借景抒情—意象棠棣花(有没有借助什么意象?)
比兴: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军容之盛及声势之壮。
至此,全诗气概为之一振.
朗读
6节:悲
身处何时:冬季
身在何方:归途(昔来,是来征战;今往,是往家乡。)
(为何要回家时还会觉得悲?)
提示:(1)宋之问在《渡汉江》中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一个怯字写出了归乡时的千万种感受。
(2)“古诗十九首”里的《十五从军征》是这样写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所以这位战士唱道“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来时,还何乐而有呢?归家的喜悦因为对家人自身命运的担忧都变得沉重起来。所以他说”莫知我哀”,莫是没有人,没有人知道我的哀伤.
为何而壮:追忆过去,痛定思痛(当时离家时的场景,如今回家的艰难)
如何表现:借景抒情—意象杨柳、冬雪
1.借景抒情。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