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简史-晚清到民国美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晚清到民国美术较之天津“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的影响要更大。明末时期便已经有“无锡惠山泥人”出售,至乾隆年间,出现了专业性的泥人作坊。惠山泥人的鼎盛期是辛亥革命前后的半个世纪,这个时期里,周阿生和丁阿金这两位杰出的泥塑艺人为发展出“手捏戏文”这一独特的泥塑品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民国初年的木、石雕刻,与“泥人”一样,也是在清末民初商品经济发展下兴起的民间工艺,以福建、浙江两地最为普及。浙江有选材考究的东阳木雕,而福建则为享誉盛名的石刻之乡。此外,湖南的菊花石雕工艺堪称当时的一绝。浙江东阳木雕雕镂精致,多用雕饰建筑木构件和制作家具。福建的石刻工艺非常普遍,最为出名的为寿山石刻,而寿山石刻又以印石“田黄”最为珍贵。而湖南的菊花石工艺则是利用当地石头的花纹,依石取材,雕成各种工艺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竹雕工艺主要盛行在长江中下游,多以山水、花鸟以及名人字墨为题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江苏嘉定县(今属上海市)的竹器雕刻。周阿生(1832~1912年),又名周生官。因其早年曾结识佛塑艺人朱彀生,所以其作品明显受到了佛塑的影响,尤以京剧“戏文”与财神最为精彩。其人物造型多庄重端详,气势雄壮魁伟。其作品布局简洁大方,具有很浓厚的装饰趣味。丁阿金(1839~1922年),原名丁兰亭。其作品多以昆腔戏为主,多数取材于正义豪侠的事迹。其尤善于突出戏曲中的主要情节与主要人物,如作品《出差》、《挑帘裁衣》(图9-22)等。笔简意足是其作品的特点之一,其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对象的神情态度,且颇为传神。第九章

晚清到民国美术第二节西方美术的传入与发展一、油画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大量涌入,西画又一次地走进国人的视野。于同治年间开设的“土山湾画馆”,是中国最早的西洋美术传授机构。它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解散,有80多年的历史,其教授科目主要有水彩、铅笔、擦笔、木炭及油画等。它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系统掌握西画绘画技巧的画家,据记载有不下一百名的中国孤儿在此系统地学习素描、水彩、油画以及版画,许多著名的美术家,诸如丁悚、周湘、张充仁都曾于此学习。而早在上海“土山湾画馆”开设之前,广东地区的油画创作就已相当盛行。大约从18世纪初期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广东地区有一大批中国人以销售西画为生。他们多以中国民间古老的生活风情和沿海商埠新奇的景象为题材,绘制成油画、水粉画或水彩画等,但当时绝大部分的画师都没有留下真实姓名,留下的只是其制作、销售外销画时所用的英文名字。其中以史贝霖最为突出,影响最大,他也是目前所知的最早以作油画肖像著称的中国人。与此同时,面对日渐式微的封建王朝及其统治制度,许多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了变法和革新的主张。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只有借鉴西学才能强国,莘莘学子也不远万里留学发达国家,致力于西学强国的探索,美术也不例外。这一时期西画的传播主体也由明清时期的传教士变成了留学生。随着大批留学生学成归来,“洋画运动”也进入了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国学美术的留学生有李铁夫、李叔同、吴法鼎、李毅士、陈抱一等。第九章

晚清到民国美术李铁夫(1869~1952年),原名李玉田,广东人,是我国最早到英、美学习美术的画家。在英国学习期间,他深受学院派写实传统影响,打下了扎实的造型艺术基础;后赴美国纽约美术大学,拜著名画家蔡斯和萨金特为师。李铁夫尤擅人物肖像,有《音乐家》、《斗牛士》等作品。李叔同(1880~1942年),学名文涛,字叔同,浙江平湖人。他既是中国西画运动的最早开拓者,也是早期对美术教育进行探索的人之一。早年曾东渡日本学习西画,师从日本外光派的画家黑田清辉,因此其绘画深受印象派艺术的影响。而李叔同对我国近代美术教育的推动也功不可没。其率先在浙江两级师范图画手工专修科采用石膏模型进行静物写生及户外风景写生,1914年起改画人体,首开人体写生画先河,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新的教学法,从此结束了范本临摹的历史。第九章

晚清到民国美术第九章

晚清到民国美术李毅士(1886~1942年),原名李祖鸿,江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其艺术主张比较倾向于写实主义;油画人体最为出色,画体颇有法度;水彩风景写生则继承了英国水彩画的传统,水彩人物画多取材于我国古典诗词和历史故事,如《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江州司马青衫湿》、《画眉深浅入时无》等。他还曾试用宣纸作卷轴式的水彩画,如《刘备访贤》等,着意追求西画的民族化,以适应我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吴法鼎(1888~1924年),名新吾,河南人,兼擅西画和雕塑,代表作有《海滨》(图9-27)、《湖景》等。他曾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除了给学生传授西洋绘画之外,还翻译了大量西方美术文摘,如《介绍意大利雕塑名家阿尔写谛君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1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