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 复合笔画(一)——第9课时:横折的书写.docx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上册教案第9单元 复合笔画(一)——第9课时:横折的书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单元复合笔画(一)——第9课时:横折的书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核心概念:理解横折的形态特征,包括横直转折的衔接方式、方硬与圆转的视觉差异,掌握“斜切起横、折锋竖行、顿笔收锋”的书写步骤。

结构分析:识别“日、口、目”等字中横折的位置与角度,理解横折在字中的“框架支撑”作用,如“日”字中横折与短横的间距分布规律。

生活关联:通过观察建筑拐角、家具棱角等生活物象中的“横折”形态,培养空间观察能力,感受书法笔画的结构美感。

技能目标

书写规范:能准确书写横折,临写含横折的例字,做到横画平稳、折处果断、竖画挺直,区分“方折”与“圆折”的差异(如“日”字方折棱角分明,“月”字圆转折笔自然)。

工具运用:熟练使用田字格定位横折的起笔、转折、收笔位置,通过直角尺辅助观察转折角度是否为90°。

错误修正:识别并纠正“脱肩”(横折角度过大)和“塌肩”(横折角度过小)的常见问题,通过教师示范与对比练习强化书写准确性。

情感目标

审美体验:通过书法作品赏析(如欧阳询《九成宫》中的横折),感受横折在不同字体中的形态变化,体会书法笔画的力度与韵律。

文化渗透:结合“横折如建筑拐角”的比喻,引导学生理解书法与建筑、工艺美学的共通性,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转折处理:横折的转折处需做到“横画收笔略顿,折锋向下”,避免横画与竖画衔接生硬或脱节。

竖画控制:竖画需保持垂直,避免因手腕抖动导致倾斜,同时注意竖画上粗下细的笔锋变化。

难点

角度把控:避免“脱肩”(横折角度大于90°,导致框架松散)或“塌肩”(横折角度小于90°,导致框架压抑),需通过直角尺辅助练习建立空间感知。

结构理解:理解横折在字中的“框架支撑”作用,如“日”字中横折与短横的间距需均匀,形成稳定的方形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具

书写工具:毛笔(兼毫或狼毫)、墨汁、宣纸、田字格练习纸(带米字格辅助线)。

多媒体资源:横折动态书写视频(慢动作展示起笔、转折、收笔)、“门框、窗户”图片(用于类比横折形态)、教材第26-27页例字卡片(“日、口、目、四”等字)。

辅助工具:直角尺(用于测量转折角度)、红笔(用于标注学生作业)、投影仪(展示学生常见错误)。

学具

书写工具:学生每人一套书法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田字格练习纸)。

辅助工具:红笔(用于标注)、直角尺(辅助观察转折角度)、橡皮(用于修改描红作业)。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3分钟)

提问回顾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反捺,谁能说说反捺与正捺的区别?”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毛笔在宣纸上演示对比:

正捺:起笔轻入,向右下行笔,捺脚平出,如“之”字捺画。

反捺:起笔稍重,向右下行笔,捺脚回锋,如“不”字捺画。

教师总结:“反捺如‘收刀’,正捺如‘出剑’,两者形态相反,但都需注意行笔的力度变化。”

情境引入

教师展示教室门框的图片,提问:“门框的拐角形状像汉字中的哪个笔画?”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的‘横折’就像门框的拐角,方正规整,是汉字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新知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横折的形态与分类

观察教材

教师展示教材第26页“日”字,引导学生观察横折的形态:

组成:横折由横画与竖画组成,转折处可方可圆。

角度:横折的转折角度约为90°,形成“直角”框架。

教师补充:“横折的转折角度决定了字的稳定性,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字的美观。”

分类讲解

方折:转折处棱角分明,如“日”字,用“切笔”动作完成转折。

圆折:转折处略作弧形,如“月”字,用“转笔”动作完成转折。

教师示范两种转折的书写方法,并强调:“方折如‘刀削’,圆折如‘水流’,需根据字的结构选择合适的转折方式。”

口诀记忆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横折练习歌”:

“斜切起笔先写横,写罢横画要略停。

运笔折锋垂直下,上粗下细收笔锋。”

教师解释口诀含义:“斜切起笔”指起笔时笔尖斜切纸面,“略停”指横画收笔时稍作停顿,“折锋垂直下”指转折后竖画垂直下行,“上粗下细”指竖画末端略细。

(2)分步书写示范

起笔写横

教师示范:“斜切起笔,向右行笔,横画略抗肩(左低右高),收笔时略顿。”

强调:“横画需平稳,抗肩角度不宜过大,约5°-10°。”

折锋写竖

教师示范:“横画收笔后,笔锋稍提,向右下折锋,垂直向下行笔。”

强调:“折锋时手腕需灵活,避免生硬转折,竖画需保持垂直。”

收笔

教师示范:“竖画至末端时轻顿收锋,或顺势出锋(根据字的需要)。”

强调:“收笔需果断,避免拖泥带水。”

变体演示

方折:以“日”字为例,转折处棱角分明,用“切笔”动作完成转折。

圆折:以“月”字为例,转折处略作弧形,用“转笔”动作完成转折。

教师对比两种转折的书写效果,并强调:“方折需刚劲有力,圆折需流畅自然。”

易错提醒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马立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