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基本笔画(六)——第6课时:长撇的书写.docx

北师大版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上册教案第6单元 基本笔画(六)——第6课时:长撇的书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基本笔画(六)——第6课时:长撇的书写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深入理解长撇的形态特征,包括其舒展流畅的线条、上粗下细的渐变效果以及自然弧度的表现。

掌握长撇的书写步骤:“斜切起笔、弧形行笔、渐提收锋”,并能准确描述每一环节的动作要领。

识别并分析“右、在、左、有、夫”等字中长撇的弧度、位置及其与其他笔画的穿插关系。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书写长撇,做到起笔果断、行笔连贯、收笔尖锐,确保撇画的线条质量符合书法审美标准。

临写含长撇的例字时,注重撇画与其他笔画的比例协调,如长撇与横画的穿插位置、与捺画的呼应关系等。

通过反复练习,提高书写速度与准确性,逐步形成肌肉记忆。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动物鬃毛、植物枝条等自然物象中的“长撇”形态,培养学生的类比联想能力,激发对书法艺术的兴趣。

感受书法笔画的动态美感,体会长撇在汉字结构中的平衡与支撑作用,增强审美意识。

在书写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体验书法带来的宁静与愉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长撇的行笔弧度控制:要求自然弯曲,避免僵硬折线,需通过手腕的灵活转动实现。

收笔力度的把握:渐提收锋,避免突然甩笔,确保收笔尖锐且线条流畅。

难点

避免撇画过直(如“木棍”)或过弯(如“圆弧”):需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弧度的“度”,既不过直也不过弯。

理解长撇在字中的“支撑平衡”作用:如“左”字中长撇居左,平衡右部“工”的重量;“夫”字中长撇与捺画呼应,形成稳定的结构。

三、教学准备

教具

毛笔(大、中、小号各若干支,以适应不同学生需求)。

墨汁、宣纸(用于示范与练习)。

田字格练习纸(学生练习用,便于规范笔画位置)。

长撇动态书写视频(展示长撇的书写过程,强调弧度与力度变化)。

“骏马鬃毛、柳条”图片(用于情境引入,帮助学生理解长撇的形态)。

教材第20-21页例字卡片(“右、在、左、有、夫”等字)。

学具

学生每人一套书法工具(毛笔、墨汁、宣纸、田字格练习纸)。

红笔(用于标注错误与优秀笔画)。

曲线尺(辅助观察长撇的弧度,确保书写自然)。

橡皮擦(用于修正错误,保持练习纸整洁)。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3分钟)

提问回顾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短撇,谁能说说短撇的书写要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毛笔在黑板上演示短撇的书写过程,强调“斜切起笔、左下行笔、渐提收笔”的要点。

教师进一步提问:“短撇在字中通常起到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短撇在汉字结构中的位置与功能。

情境引入

教师展示骏马奔跑时鬃毛飘动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骏马的鬃毛,它的形状像汉字中的哪个笔画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的‘长撇’,就像骏马鬃毛一样舒展飘逸,是汉字中非常重要的笔画之一。”

教师进一步引导:“大家想象一下,如果骏马的鬃毛是直直的,或者弯得太厉害,会好看吗?同样,长撇的弧度也需要恰到好处,才能写出漂亮的字。”

2.新知讲解与示范(10分钟)

(1)长撇与短撇的对比

形态辨析

教师并排展示短撇与长撇的例字(如“千”vs“右”),用彩色粉笔标注差异。

短撇:短促有力,角度约45°,弧度小,线条粗细变化不明显。

长撇:舒展流畅,角度略平(约30°-35°),弧度自然(如“月牙”),线条上粗下细,渐变明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在形态、角度、弧度上的差异,加深理解。

口诀记忆

教师朗读“长撇练习歌”:“笔尖斜切起,笔锋左下行。行笔渐弯锋渐收,末端笔锋顺收起。”(教材第20页)

学生跟读,教师解释口诀含义,帮助学生记忆长撇的书写步骤。

教师进一步强调:“起笔要果断,行笔要连贯,收笔要尖锐,这样才能写出漂亮的长撇。”

(2)分步书写示范

起笔

教师用毛笔在宣纸上示范起笔动作:“笔尖斜切纸面,力度稍重,形成方头。”

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起笔过轻或过重的问题。

行笔

教师示范行笔过程:“向左下作弧形行笔,手腕带动笔锋渐收,想象‘柳条随风摆动’的自然弧度。”

学生空笔模拟,教师用手势引导:“手掌侧倾,手腕放松,随势画弧。”

教师强调:“行笔过程中,手腕要灵活转动,避免僵硬折线。”

收笔

教师示范收笔动作:“至末端时逐渐提笔,笔尖顺势出锋,动作如‘鬃毛末梢飘逸’,避免突然停顿。”

学生观察并模仿,教师用红笔在优秀作业的长撇上标注“?”,对“弧度僵硬”的学生,用手指轻扶其手腕,示范“手腕放松,随势画弧”。

易错提醒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学生常见错误:

“过直”:长撇如木棍,缺乏弧度(用“—”标注)。

“过弯”:长撇如圆弧,失去力度(用“(”标注)。

教师分析错误原因,并给出纠正方法:“过直”是因为手腕僵硬,需加强手腕灵活性训练;“过弯”是因为行笔过程中力度控制不当,需逐渐提笔,保持线条流畅。

3.实操练习(15分钟)

(1)空笔模拟与手势训练

学生握笔空划长撇,教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马立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