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桃花源记》中的“何世”与“有汉”.docxVIP

浅议《桃花源记》中的“何世”与“有汉”.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桃花源记》中的“何世”与“有汉”

摘 要:《桃花源记》一文中的“何世”与“有汉”通常被翻译为“什么朝代”和“有过汉朝”,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觉得这种翻译理解存在偏误,经查询资料和比对探析,笔者认为“何世”当为“(秦)几世”,“有汉”当为“汉朝”。同时以“何世”与“有汉”作为切入点,探讨“世”与“有”的相关用法及语义,在教与学中加深对中华古籍的钻研、理解和热爱。

关键词:桃花源记;何世;有汉;说文解字;训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选编了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文章第三段有一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通常的解释为“(桃花源中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样作此翻译。【2】

而语文教材本身并未对“何世”与“有汉”作注释,大概编者也认为此篇中的“何世”与“有汉”类似于现代汉语,相对于八年级学生,没有多少翻译的难度和必要。

本人通过教学实践和查证资料,认为:“何世”不能翻译为“什么朝代”,“有汉”亦不能翻译为“有过汉朝”。

一、浅析“何世”之“世”

“何世”当为“(秦朝)第几世”,而不是“什么朝代”。我们先看看《桃花源记》原文第三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笔者从正反两个层面分析:

1

其一,桃源中人自秦朝时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不可能知道桃源外的朝代变迁,所以他们不可能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依然认为现在还是秦朝,由始皇帝开始,二世、三世……,只是不知现在是第几世了。所以才有“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惊讶。

其二,如果桃源中人问的是“现在是什么朝代”,则表明他们知道了朝代的变迁,知道了秦朝灭亡了,还有“刘朝、曹朝、司马朝”等等,即使不知叫“汉”、叫“魏晋”。如果是这样,则与“绝境、间隔”的实际不符,亦与他们“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惊讶程度不符。

由此可见,“问今是何世”,当为“(桃源中人)询问(渔人)现在是(秦朝)第几世了”。“世”,当为“父子相承,指一代”,商务印书馆第6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为:“父子相继为一世”,【3】而非“朝代”之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中,关于帝号的记载如下: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4】

制曰:“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5】

相近释义的语料还有:

《\h周礼·秋官·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郑玄注:“父死子立曰世。”

《\h礼记·大传》:“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h新唐书·文艺传上·袁朗》:“自滂至朗凡十二世,其间位司徒、司空者四世。”

这里的“世”均有“父子相承,因指一代”的意思。

我们对“世”字追源,发现:“世”(拼音:shì),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6】。最早见于金文【7】。本义为三十年,后引申为一代、一世;世世代代;时代;世界等。

《说文解字》认为:三十年为一世,从卅而曳长之,亦取其声也。【8】

《说文解字注》中有: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孔曰:三十年曰世。按父子相继曰世,其引伸之义也。【9】

笔者查找资料,“世”亦有“朝代”之意,参见如下语料:

《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h后汉书·逸民传·陈留父老》:“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

2

乡里。”

梁·刘勰《\h文心雕龙·诠赋》:“秦世不文,颇有杂赋。”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甲部·经籍会通一》:“历朝坟籍,畜聚之多,亡如隋世。”

从以上事例也可以看出,“世”作为“朝代”之意时,结构多为:“君帝名+世”、“朝代名+世”。可见,《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翻译理解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是值得商榷的。

二、浅谈“有汉”之“有”

笔者认为《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在这里不能理解为“不知道有过汉朝”。“有”字不同于现代汉语“存在”义,而应作为助词加在族名、地名、朝代名前面,隐喻“朝代区域”义。同时因为诗性的缘故,“一字不成词,则加有字以配之”【10】,使文章读起来更有韵律之美。

笔者从“有”字表实义和表虚义两方面进行探索:

第一,“有”表示实义时,可指“一种客观存在”。东汉许慎

文档评论(0)

文心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