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的思路
戴蓉蓉欧吉科
摘??要:将项目化学习融入学科教学,可以同时达到强化学科学习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的目的,给学科教学注入活力,也使学生受益。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可遵循如下思路:设计驱动问题,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着眼于培养高阶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迁移;寻找核心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学科概念;呈现学习成果,全面覆盖评价。
关键词:学科项目化学习;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
近年来,项目化学习越来越受重视。实施项目化学习,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其他关键能力。在国内,项目化学习一般应用于拓展型或探究型课程之中,当它与传统学科相结合,则被称为“学科项目化学习”。在国外,数学、阅读与写作、历史、地理等传统学科与项目化学习设计相结合的案例比比皆是。事实证明,若将项目化学习融入学科教学,可以同时达到强化学科学习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批判性思维的目的,给学科教学注入活力,也使学生受益无穷,值得大力推广。浙江省象山县新桥学校依托象山影视城中的民国城这一地域资源,开展了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民国洋房建筑趣谈”。本文以此为例,阐述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思路。
一、设计驱动问题,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
项目化学习需要提出本质问题,本质问题有时比较抽象庞大,特定年龄段的学生难以接受,所以转化为驱动性问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投入。让学生结合地域资源主动生成驱动性问题,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驱动性问题须贯穿整个课堂环节,且具有一定挑战性,以便让学生在持续驱动中进行探究。
在“民国洋房建筑趣谈”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这样激发学生设计驱动问题:
[教师展示一个案例:位于上海静安区的民国洋房建筑被业主擅自拆除,有关部门决定对业主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并责令业主在10个月内恢复原状。]
师:看完案例,有何感受?
生:洋房建筑拆毁后能恢复原来的样子吗?
生:什么是民国洋房建筑?
生:民国洋房建筑是什么样子的?
生:罚款未免也太多了,一般人承担不起。
[教师搜集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归纳出三个驱动性问题:(1)民国洋房建筑建造的时间、背景及其分布是怎样的?(2)民国洋房建筑的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因素有哪些?(3)现今的民国洋房建筑有何價值?对破坏行为进行重罚是否有必要?]
师:我们象山影视城打造了一个民国城景区,将各地具有特色的洋房建筑进行复制建造,给我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为了更好地解决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实地游览。要求如下:按照景区设置的路线游览,熟知各建筑的名称,并拍摄照片。
经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后续的活动中学习和探究的热情高涨。由此可见,让学生自己主动生成驱动性问题,能更有效地激发他们实践的积极性。
二、着眼于培养高阶思维,让学生学会分析、迁移
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驱动性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而且能改变原来的学科学习开始于低阶学习且主要在低阶徘徊的特点。学科项目化学习更强调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学科项目化学习中的高阶学习,不是说出定义或举出例子,而是要能在新的情境中迁移、运用、转换、产生新的知识。
“民国洋房建筑趣谈”项目化学习,经历了低阶学习和高阶学习两个阶段。低阶学习指向知识性内容的学习,如:
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你看到了民国洋房建筑的哪些独特设计。
生:很多建筑,门前有雄壮的柱子,而且柱式多样。
生:很多建筑的窗户、门的形状呈圆拱形。
生:很多建筑的顶楼斜斜的屋顶上都有凸出来的窗。
生:墙面上有许多花纹雕刻。
师:我们学习过与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国洋房建筑,指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在上海、南京、广州等一些城市涌现出的建筑。不同的洋房有不同的柱式:有的洋房柱式普通,为没有雕饰的圆柱体;有的洋房则汲取了西方古典柱式的特点,有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斯林式等。屋顶上凸出的天窗叫老虎窗,是从英国传进来的;洋房建筑的圆拱形门窗也多由西方国家传入。
这一教学,教师直接向学生灌输浅表性知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学习的深度是不够的。因此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了高阶学习的设计,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进行分析、迁移:
师:分析老虎窗出现在中国的原因——结合初二时所学,猜想英国的老虎窗为什么会传入我们中国。
生: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对我们发动多次侵略战争,强占租借地,并将该天窗引入。
师:老虎窗的作用为采光、通风、避潮。结合初一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提及的英国气候类型,说一说英国为什么会采用这种窗户设计。
生:英国的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阴雨天较多,需要避潮。
师:为什么当时有老虎窗的洋房多出现在上海、南京、广州这些城市?
生:我国南方地区属季风区,气候也较为潮湿,需要避潮。
上述三个问题,分别对接《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和七年级下册的相关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