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美术创作指导的“破立法”初探.docx

中学生美术创作指导的“破立法”初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生美术创作指导的“破立法”初探

摘要: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创作,会导致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存在内容单一、创作手法老套、画面效果雷同等问题。美术创作指导的“破立法”注重从主题、色彩、构图、材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以改变内部美术语言,同时通过化零为整、一物二用、画龙点睛、变静为动等方式进行突破以改变外部美术呈象。运用这一方法,有助于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提升作品的质量。

关键词:美术创作指导;美术语言;美术呈象;中学美术教学

美术创作是学生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当前的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创作,导致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存在内容单一、创作手法老套、画面效果雷同等问题。对此,笔者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了美术创作指导的“破立法”。这一方法注重从主题、色彩、构图、材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以改变内部美术语言,同时通过化零为整、一物二用、画龙点睛、变静为动等方式进行突破以改变外部美术呈象,从而使学生创作的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能“立”住。

一、改变内部美术语言,创造“作品式”成果

(一)从主题进行突破,使作品更加多样化

学生需要依据主题创作美术作品,因此正确、深入理解主题是美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创作出“作品式”美术成果的前提和关键。为了引导学生在主题理解上有所突破,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挖掘,在文化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实现突破,使美术作品更加多样化。

主题性美术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色[1]。以引导学生从时代性方面对主题进行突破为例。第十七届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以“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征集活动,通过对征集活动文件的解读,笔者发现该活动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鼓励将作品主题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于是,笔者将目光投向本土文化,以宁海县“十里红妆”文化创意集市活动和新中式服装的流行为契机,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宁海县十里红妆博物馆,深入理解“民族魂、中国梦”这一活动主题。有学生在博物馆营造的十里红妆的喜庆氛围中获得灵感,创作了美术作品《十里红妆》(如图1所示),并获一等奖。这一作品采用传统中国画的形式,将女方出嫁、送嫁队伍、嫁妆等内容一一展现,整个画面呈现出了喜庆的氛围,让观者感受到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二)从色调进行突破,使作品更富表现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为使作品更富表现力,教师可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在色调上进行突破,尝试使用非传统的色彩组合以及个性化的色彩语言,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增强作品的现代感。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突破固有色、冷暖色、互补色、中性色、黑白灰入手,探索不同色彩之间的对比及和谐关系,发掘色彩与情绪之间的关联性,进而通过色彩表达情感。

例如,第十八届浙江省中小学艺术节立体造型三等奖美术作品《呦呦鹿鸣唤春归》(如图2所示),学生在创作中巧妙地融合了色彩与情感,即打破物体环境的固有色,转而运用蓝灰色和紫灰色的自然融合,通过深浅变化塑造出作品中色彩最为丰富的核心区域,而这一区域正是作品情感表达的核心。同时,利用光线照射,主要区域被提亮,使其在整体作品中更加引人注目。围绕这一核心区域的是一片纯净的白色,既衬托了核心区域,又传达了对未知情境的迷茫。作品最外层采用沉稳厚重的黑色作为背景,巨大的黑色背景不仅凸显了浅色作品,还使繁杂的树林、细碎的石子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了和谐统一的画面。

(三)从构图进行突破,使作品更有趣味

常规的构图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美术作品如能从构图上有所突破,就会使观者眼前一亮。基于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可鼓励学生打破黄金分割等传统的构图规则,转而使用俯视、仰视等非传统的视角,采用夸张、添加、对比等不寻常的方式,利用正负空间,创造出具有现代感的几何化构图,以增加美术作品的趣味性。在实践中,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习惯采用经典构图,但又经常出现小差错,这时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出现构图问题时,不要马上放弃,要换个角度思考,对构图进行二次加工,这样便可设计出新的构图,从而让作品焕然一新。

如获第一届宁波市中小学最美乡村暑期绘画大赛二等奖的作品《上学路上》(如图3所示),学生在该作品创作初期采用水平线构图,展现早晨同学们成群结队过马路进校园的场景。但由于经验不足,学生将画面中的人物处理得过小(人物高度仅占画面的三分之一),导致画面最前端留白过多,水平线构图效果不佳。于是,笔者指导学生将错就错,在该作品水平线构图基础上,根据日常上学场景运用车窗视角进行二次构图,这不仅填补了前端的大面积留白,还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视角。

(四)从材料进行突破,使作品更具特色

不同的美术作品,使用材料不同,所表现出的视觉效果也不同。教师可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媒介和工具,通过材料上的突破,创造出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