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叙史见人,以人系事”的教学实践探索
李大钊先生说:“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历史绝不是历史事件简单堆砌出的冰冷的文字,而是由无数人的情感和经历交织而成的活生生的经历。历史教学中注重“叙史见人”,“以人系事”,这里的“人”既是历史的创造者、经历者、也是历史的探究者,透过对历史事件中“人”的探索,挖掘其情感态度、思维逻辑、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念,更能使学生体会历史的厚度与温度,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正如於以传所说:“历史叙事见人见物,使历史教学更具鲜活力,充满立体感。”[2]本文便以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为例,谈一谈初中历史中“叙史见人,以人系事”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标准指引下的“叙史见人”教学思路分析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位于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第二单元第12课,是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社会文化史。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要求了解这一时期的城市和商业发展、科技创新、文学艺术成就和对外交流,认识宋元时期繁荣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宋元时期,经济发达、政治稳定、民族交融、科技进步、市民阶层壮大,促进都市生活繁荣,文化艺术发展。
本课包含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三个子目,都市生活推动宋词、元曲的发展和演变,宋词、元曲又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二者相互关联,雅俗之间互动促进。而《资治通鉴》既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史家对前人历史的反思,也表现了宋朝君臣对治国之道的探索。文史相长,共同促进宋元文明的发展。
虽然理清三个子目间的内在逻辑较为容易,但由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这一部分的内容与主旨关联性不强,用一个人物巧妙地串联起整节课绝非易事。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我选择了关汉卿作为本课的切入点,以关汉卿生平及其作品看宋元时代变迁。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作品不仅体现其个人的艺术才华和处事态度,也深刻反映了宋元时期的社会变迁与人民生活。本课便以关汉卿生平及其作品为主线,串联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生活,叙史见人。以“时代塑造关汉卿,而关汉卿的作品映射时代”为核心观点,既将关汉卿及其作品置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中,从而揭示其与历史发展的双向互动作用,又从艺术作品的证史价值入手,展现史料来源的广泛性和史料的价值及局限性。
二、核心素养渗透下的“以人系事”教学实践过程
环节一:出示关汉卿和莎士比亚的画像,简介关汉卿在世界戏剧领域的卓越影响力;展现这一时期东西方戏剧文化在各自的高峰遥相辉映的盛况,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将关汉卿与莎士比亚相关联,东西文化在这一时期遥相辉映,引人入胜,激发兴趣,引入本课学习。
市井繁华之梦
环节二:简介关汉卿的作品及其地位,根据“元代杂剧的奠基人”这一表述就“杂剧”进行提问:“什么是杂剧?杂剧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包含了哪些技艺?”
设计意图:以关汉卿的生平及其作品看宋元时期的都市文化,需要了解关汉卿和元杂剧,但本课中有关元杂剧的信息零散分布于“繁华的都市生活”与“宋词元曲”两个子目,可通过介绍关汉卿的代表作及其地位来整合杂剧信息,并结合元墓中出土的杂剧陶俑的图片,促使对关汉卿和元杂剧产生初步认知。
环节三:关汉卿的一生,在元朝都城一一大都的岁月占据了大半,他亦曾游历四方,足迹遍及北宋和南宋的故都一一东京与临安。他曾细腻地描绘了当地的盛景,将那些生动的画面融入了他的作品中,使后人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的风采。出示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的城市地图、《12一13世纪东西方城市人口对比图》,以及关汉卿作品中有关开封和杭州的记载,以“宋元时期的东京、临安和大都是怎样的城市?”设问。
俺这里锦片也似夷门,蓬莱般帝城。端的是集人烟,骈阗市井,年稔时丰,太平光景。
—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这答儿忒富贵,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集。百十里街衢整齐,万余家楼阁参差,并无半答儿闲田地。
一关汉卿《一枝花·杭州景》
设计意图:借助关汉卿作品创设历史情境,结合文献史料和图像史料挖掘有效信息,提高史料研读能力。在与同一时期的欧洲城市人口对比中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提升民族自豪感。
环节四:曾风靡一时的古装剧《梦华录》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的,播放《梦华录》中的视频片段,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思考“视频中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虽然视频是经艺术加工而成的影视剧作品,但也巧妙地展现了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盛景。剧中细腻描绘了城市风貌、市井生活,生动演绎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魅力。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创设历史情境,拉进与历史的距离,带着问题看视频,从视频中发现历史细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