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全域自研主打高性价比,合资拓展全球市场-第一上海.docx

零跑汽车全域自研主打高性价比,合资拓展全球市场-第一上海.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司介绍

零跑汽车公司成立于2015年,由前大华股份联合创始人朱江明与大华创始人傅利泉共同创立,总部位于浙江杭州。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涵盖整车设计、三电系统(电机、电控、电池)、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基于云计算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图表1:公司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第一上海研究部整理

2019年首款车型S01因定位小众市场遇冷后,公司迅速调整策略,2020年推出微型电动车T03,凭借高性价比(续航403km、售价不足6万元)打开市场,年销量突破万辆。

2021年港股上市融资60亿港元,同步推出中型SUVC11,搭载自研“凌芯01”芯片和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技术壁垒初步显现。

2022-2023年,C系列车型销量持续攀升,增程版C11助力毛利率转正,并发布“四叶草”中央集成电子架构,线束长度缩减30%、算力提升3倍,技术复用率达88%。

2024年与Stellantis成立合资公司,以轻资产模式进军欧洲市场,推出全球化车型B10,全年销量突破29万辆。八年间,零跑从技术试错到精准切入8-20万元大众市场,凭借“自研技术+成本控制”构建差异化竞争力,成为首个实现技术出海的新势力品牌。

股权结构

零跑汽车的股权架构呈现“战略资本+本土控制+员工激励”的多元平衡格局,朱江明(董事长兼CEO)、傅利泉(联合创始人)及其配偶(刘云珍、陈爱玲)等组成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合计持股24.98%。

Stellantis集团(全球第四大车企)为最大单一股东,持股21.27%,通过15亿欧元投资获得技术合作与海外渠道资源,双方合资成立“零跑国际”,主导欧洲、东南亚市场拓展。

图表2:公司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第一上海研究部整理

2024年,零跑汽车实现了显著的收入增长。全年总收益达到人民币321.6亿元,较

2023年的人民币167.5亿元增长92.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整车及备件交付量的

增加。录得净亏损人民币28.2亿元,而2023年净亏损为人民币42.2亿元。净亏损收窄主要由于毛利的增长超过费用支出的增加。

图表3:营业收入(百万元) 图表4:毛利(百万元)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第一上海研究部整理 资料来源:WIND,第一上海研究部整理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主要因销量同比增162.1%及单车收入同比增4.9%。毛利率达14.9%,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期提升16.3个百分点,较2024年第四季度提升1.6个百分点。其中C系列车型销量占比显著提升至77.5%,这一变化促使产品结构得到深度优化,高价值车型的畅销为盈利增长

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电池采购成本下降15%,这得益于公司出色的供应链管控能力,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与Stellantis集团开展的技术协同合作,带来了研发成本的合理分摊,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空间。

2025年第一季度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1.3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0.1亿元大

幅收窄,较2024年第四季度盈利0.8亿元转亏。同比亏损收窄因毛利改善超过费用增加,环比亏损增加因毛利下降大于费用下降。

图表5:净利润(百万元) 图表6:毛利率净利率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第一上海研究部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第一上海研究部整理

公司近四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亏损扩大但营收快速增长,毛利率为-44.3%主要因早期研发投入高、生产规模有限,以及供应链成本压力。净利率为-

90.86%,单车亏损约6万元,反映出初创期的高投入与效率爬坡过程。

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15.4%,较2021年提升28.9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销量增长和高端车型C11/C01的推出。同时公司净利率回升至-41%,净亏损扩大至51.09亿元,主要由于研发和销售费用增加。

2023年公司毛利率首次转正,亏损收窄。毛利率为0.5%,首次全年转正,调整返利后达11.6%,主要归因于技术降本和销量增长。净利率达到-25.18%,净亏损

42.16亿元,同比收窄。公司经营现金流首次转正,为后续盈利奠定基础。

2024年公司毛利率达到8.4%,第四季度单季达13.3%。主要由于规模效应和高端车型占比提升。公司净利率:-8.77%,净亏损28.2亿元,但第四季度首次单季盈

利0.8亿元。海外市场拓展顺利,技术合作推动收入多元化。

费用率情况

公司创业初期2021年前费用率处于高投入扩张阶

文档评论(0)

53560014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101042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