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四节词汇的发展1、人们认识的发展对客观事物从认识到不认识,创造新词:中子、质子、思维、乐观、人生观认识的变化和感情态度的变化,重新给事物命名:戏子——演员店小二——服务员人们认识和思维发展,促成科学研究发展,新事物产生,从而产生新词:激光、导弹、洗衣粉、电冰箱、塑料第62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词汇的发展2、词汇系统内部的矛盾与调整新词素出现,旧词素消亡,以及各词素间相互变化:江—长江∕一切江的统称等义词保留一个淘汰一个:自行车和脚踏车词汇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词义的变化,色彩意义的变化,用法的变化,词汇发展变化。第63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词汇的发展(一)新词的增加1、新事物的出现而增加新词离休顶替彩电吸尘器电冰箱助听器动车组笔记本电脑第64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词汇的发展2、旧事物改换新名称而增加新词薪水——工资邮差——邮递员足——脚第65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词汇的发展3、词义演变产生新词河——黄河∕河的总称污染——沾染上有害物质∕后兼指沾染上不良思想文化覆盖——遮盖∕包括或影响所及的范围第66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词汇的发展4、受外族语言影响而产生新词。(1)受外语词语音形式的影响而产生的词:巴黎沙发奥林匹克苏维埃(2)受外语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词电话煤气扩音器连衣裙第67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四节词汇的发展(二)双音词增多原有的单音词,有许多逐渐为双音的形式所代替:重叠式—姑姑、弟弟同义联合—道路、丢失有用另一种形式代替的:目—眼睛耳—耳朵冠——帽子新产生的词多以双音节形式为主:扫描彩电空调劳改失足第68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2、词语中的文化信息词语负载了语言中表达意义的主要功能,从词语的来源、结构、意义引申等方面都可以寻找到民族文化的信息。第30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1)从词语的来源往往就可以发现民族文化的踪迹。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都从“贝”:贷、资、购、贩、贵、贱、赊、赎等,可证明中国古代曾以贝壳作为钱来使用。汉语中黄色表示与帝王有关,白色与平民有关如“白丁、白衣”等,反映了古代的服饰文化。第31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2)从词语的构造也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特征。汉语构造并列式复合词时往往有一种固定的排列顺序。例如:天地、父子、夫妇、兄弟、长幼及官兵、师生生死、得失、善恶、好坏、优劣、雅俗、长短天翻地覆、天长地久、顶天立地都是按照先尊后卑、先大后小的次序排列语素和词语成分的。反映了汉民族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尊卑贵贱的价值取向。第32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3)从词语的意义引申可以看出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钟”在古代是祭祀或宴享时的乐器的名称专门乐器兼报时(中国传统的“一个时辰”是一天中的12分之一),后来引进外国的计时方法(一个小时是一天的24分之一),相对于古代的“大时辰”产生了“小时辰”,后来减缩成了“小时”。第33页,共9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节从语言现象透视民族文化3、特殊语言成分的文化含义(1)数字,汉语中的每个数字都有特定的内涵。一:被认为是万物之组,万事之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人认为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二:“一分为二,合二为一”辩证思想;文学形式中的对偶、对仗,建筑工艺中的对称和均衡。第34页,共97页,星期日,202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