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12课古诗三首(第3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亥、恃、擞”这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亥、恃、哀、拘”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己亥杂诗》并背诵。
3.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1.听写前两节课学过的4个生字。指名背诵《示儿》《题临安邸》。全班默写《示儿》。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相机评价。
2.导入: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两位南宋诗人的爱国情怀,这节课,我们走近清代诗人龚自珍,看看他在诗中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探究新知
一、预习检测
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随文指导“亥、恃、擞”三个生字,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上下文理解字义。
点拨:
“恃”为翘舌音,“擞”为平舌音,要读准字音。
“恃”可结合注释理解意思,再通过“有恃无恐”等词语加强记忆。
“擞”可结合“精神抖擞”一词来理解,是“振奋”的意思。
3.指导朗读。提醒学生读好诗句的停顿,教师相机指导。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了解诗题含义及时代背景。
1.板书诗题。
引导:借助注释理解诗题,通过注释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主交流。)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你们对诗人的了解。
(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补充。)
【相关资料】龚自珍,思想家、文学家。是一个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主张改革腐朽的政治和抵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在政治上,龚自珍主张“更法”,反对恪守祖宗成法。他的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为\t/item/%E9%BE%9A%E8%87%AA%E7%8F%8D/_blank咏怀和\t/item/%E9%BE%9A%E8%87%AA%E7%8F%8D/_blank讽喻之作。
(二)探究二:学习诗的前两句,体会诗人感情。
1.读一读诗的前两句。学生结合课本注释分组学习,理解古诗的意思,把不明白或不确定的地方画出来,师生共同讨论。
【点拨】九州:中国。风雷:变革。
2.学生说说第一、二句诗的意思。
预设: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需要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3.体会诗句感情。
(1)结合背景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
教师:此处的“风雷”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雷吗?作者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先分享查阅的资料,教师再补充资料。)
鸦片战争的前一年,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百姓,官吏贪污横行,民不聊生。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举国上下一片死气沉沉的状态。
学生: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风雷”在这里是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作者借诗句来表达自己想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想象画面,理解“万马齐喑”的含义。
教师:提到“万马”,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场景?“万马齐喑”一词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学生:提到“万马”,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非常壮观的画面。“万马齐喑”则让人感到有些压抑,因为那么多的马在一起却都是沉默的,没有一个发出声音。
教师:面对那时中国的社会状况,诗人用哪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学生:诗人用一个“哀”字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从“哀”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悲哀与愤恨。
4.再读第一、二句诗,深切体会诗中的“哀”。
(三)探究三:学习第三、四句诗,体会诗歌感情。
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小组内讨论诗句的含义,小组代表回答。
补充注释:
抖擞:振作精神。
学生: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关键词“不拘一格”。
教师:“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描绘的那个时代,人们都在哪些方面被束缚了?
学生:“不拘一格”的意思是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当时清政府用死板、陈旧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用“四书五经”禁锢人们的思想,人们都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导致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3.教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学生: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政府政治腐败,扼杀人才,以及由此造成的死气沉沉的局面的强烈不满。诗人期待着杰出人物的涌现,渴望有风雷般的力量来实现社会变革,振兴国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4.指导学生带着悲痛的感情朗读《己亥杂诗》的前两句,再带着热烈期盼的感情读读诗的后两句。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作者这种强烈渴望社会变革的情感,哪些字词可以读得稍微重一些。
学生:“我劝天公重抖擞”中“劝”“抖擞”可以读得稍微重一些。“劝”表达了作者渴望变革的强烈愿望,“抖擞”的意思是振作,因此这两个词可以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_[教学设计]第23课 鸟的天堂(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6课 将相和(第1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3课 桂花雨(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3课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4课 珍珠鸟(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6课 太阳(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22课 四季之美(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8课 慈母情深(第3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1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13课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课时).docx
- 北京市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实际操作考试标准2024年版.pdf
- 福建省泉州永春华侨中学2026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2025通信工程师考试考试综合练习及答案详解【易错题】.docx
- 2025通信工程师考试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热电偶热电阻.ppt
- 2025通信工程师考试考试彩蛋押题(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通信工程师考试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docx
- 2025通信工程师考试考试综合练习【满分必刷】附答案详解.docx
- 江苏省南通市南通中学2026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 2025通信工程师考试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