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22课四季之美(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学习第2~4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描写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致。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教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笔下春天黎明时分的美丽。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背诵第1自然段,感受景色独特的韵味吧。
过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感受其他三个季节中的景色的独特韵味。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
(一)探究一: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1.学习第2自然段。
(1)教师:朗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写了夏天的几种夜晚之美。
学生:明亮的月夜、漆黑的暗夜、蒙蒙的雨夜。
(2)教师:你觉得作者着重描写的是哪种夏夜之美?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
学生:作者对明亮的月夜的描写一笔带过,却详细地描述了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的雨夜。
(3)教师:一般的文学作品描写的大多是明亮的月夜,而作者选择的却是“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作者这样写带给读者怎样的感受?
学生:作者能抓住不易被人察觉的美,写出事物独特的韵味,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4)教师:作者在写“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细雨的夜晚”时主要写了萤火虫,重点读读这两部分的描写,边读边想象画面。
提示:抓住描写萤火虫的关键词,想象画面。
预设:
学生1:我抓住“翩翩飞舞”这个词,想象到在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萤火虫翩翩飞舞,就像打着小灯笼的天使,照亮了周围。
【引导理解】生活中,可能有学生没有见过萤火虫,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萤火虫飞舞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萤火虫的美。
学生2:我抓住“朦胧的微光”这个词,想象到雨夜中的萤火虫,虽然只有一只两只,但是它们像勇敢的小战士,在草丛或者林间飞行,微微的亮光在细雨中越发朦胧了,在视觉上带给我们一种迷离的感觉。
【教师总结】这两部分描写的都是飞舞的萤火虫,说明作者描写的景物是动态的。
(5)想象画面,朗读第2自然段。
点拨:朗读第2自然段可以通过柔和的语气,营造出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强调“固然”“也”“即使……也”等词语,感受三种夏夜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和“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语速可稍快一点儿,突出一种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6)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抓住关键词“固然”“也”“即使……也……”想象作者描写的画面,背诵课文。
2.小组讨论,自主学习第3、4自然段。
(1)教师: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要把动态之美描述出来。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预设:
学生1:抓住“急急匆匆”这个词,我好像看到夕阳斜照,乌鸦不停地扇动着翅膀,急急忙忙地朝自己的窝飞去,要去照看窝中等候许久的小乌鸦。就像傍晚下班归家的大人一样,这样的画面让我感动。
学生2:抓住“比翼而飞”这个词,我想象到天空中一队大雁飞过,它们不时变换着队列。队形虽是不断地变换,但它们是那样团结,竟然无一只大雁掉队。令我非常感动。
学生3:抓住“心旷神怡”这个词我感受到了作者的愉快心情。夕阳已经落山,夜晚来临,草丛中有小虫子在唱歌,和着沙沙响的风声,这样的情景让人感到愉快。
【总结】“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和“成群结队的大雁”“比翼而飞”是动态描写,“夕阳斜照、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形象地写出了太阳落山的动态过程。
【教师追问】你觉得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的描写有哪些独特之处?
学生:独特之处在于作者没有写我们司空见惯的枫林、落叶和秋雨,而是重点描写了归鸦和大雁,并赋予它们人的感情。
(让学生继续说一说第4自然段的画面。)
学生:抓住“铺满白霜”和“熊熊的炭火”这两个词,我想象到在寒冷的早晨,坐在熊熊的炭火前,暖暖的,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十分温暖、幸福。
【总结】作者采用对比的写法,描绘了人们手捧温暖火盆的闲逸心情,火盆是下雪时、下霜时,甚至无雪无霜时都需要的。这是多么美好、温暖的画面啊!
【教师引导】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谈,如,让学生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
【教师点拨】本段中从“铺满白霜”与“熊熊的炭火”可看出有动静对比、色彩对比,同时从“火盆里的火炭”与“一堆白灰”也有形状的对比。
(2)指导朗读。
朗读第3自然段的时候,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天空的寥阔高远。
朗读第4自然段的时候,要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3)背诵。
第3自然段:点点归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_[教学设计]第23课 鸟的天堂(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6课 将相和(第1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3课 桂花雨(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3课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4课 珍珠鸟(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6课 太阳(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2课 古诗三首(第3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8课 慈母情深(第3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7课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第1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13课 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4课 圆明园的毁灭(第2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8课 慈母情深(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18课 慈母情深(第2课时).doc
- 2_[教学设计]第11课 牛郎织女(二)(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27课 我的“长生果”(第1课时).docx
- 2_[教学设计]第26课 忆读书(第2课时).docx
最近下载
- 哈尔滨市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策划书.doc VIP
-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docx VIP
- 《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2024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ocx VIP
- 2024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抹灰与隔墙系统项目技术文件及图纸样题.pdf VIP
-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分层练习(含答案) .doc VIP
- 氦氮氧混合气高气压作业减压表.pdf VIP
- 中建五局《施工方案编制指南(2023版)》1042页.pdf VIP
- T_FSI 084-2022_双酚AF_团体标准.pdf VIP
- 《GB/T 43947-2024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