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肺癌靶向治疗护理与不良反应观察课件.pptxVIP

2025 肺癌靶向治疗护理与不良反应观察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肺癌靶向治疗护理与不良反应观察课件演讲人

01肺癌靶向治疗护理与不良反应观察课件

02前言

前言站在2025年的临床护理一线,我常想起十年前刚入行时接触的肺癌患者——那时化疗还是主流,很多人因不耐受副作用中途放弃,家属红着眼问“有没有更温和的办法”。如今,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已成为驱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革新的“引擎”。根据2025年《中国肺癌防治蓝皮书》数据,我国NSCLC患者中驱动基因阳性率超50%,EGFR、ALK、ROS1等经典靶点药物迭代至第三代,MET、KRASG12C等“难靶”领域也有了突破。

但临床中我发现,靶向治疗虽精准,其不良反应却像“隐藏的刺”——皮疹、腹泻、间质性肺炎……这些症状若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停药,前功尽弃。作为离患者最近的护理人,我们的角色早已从“执行医嘱”升级为“全周期守护者”:既要精准观察药物反应,又要在患者焦虑时握住他们的手说“我懂”。这份课件,是我结合近5年跟进200余例靶向治疗患者的经验,从真实案例出发,梳理护理要点,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

03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和大家分享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王女士,58岁,2024年11月因“咳嗽2月,加重伴胸闷1周”入院。她是位中学语文老师,平时爱养花,女儿刚工作,原本计划退休后带外孙女,却在体检CT发现右肺下叶占位,穿刺病理提示肺腺癌(cT2N2M0,ⅢA期),基因检测显示EGFR19外显子缺失突变(+),PD-L1表达<1%。

经多学科讨论,她选择口服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80mgqd)。治疗前3周,她状态不错,能正常批改作业、浇花;但第4周复诊时,她戴着大口罩进门,摘下后我倒吸一口气——面额、胸前布满红色丘疹,部分有脱屑,她哽咽着说:“张护士,我现在不敢照镜子,学生来家里看我,我都躲在房间……”更麻烦的是,她近3天开始腹泻,每天5-6次稀便,自服蒙脱石散效果不佳。

病例介绍这个病例像面镜子:靶向治疗给了患者希望,但不良反应可能成为“拦路虎”。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在“希望”与“风险”之间架起桥梁。

04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王女士这样的患者,护理评估必须“多维度、动态化”。我习惯用“3+1”框架:健康史、身体状况、心理社会评估,再加“治疗依从性”。

健康史:追根溯源的“钥匙”详细询问既往史、用药史、过敏史是基础。王女士无糖尿病、肝病,无药物过敏,但有20年“被动吸烟史”(丈夫吸烟)——这可能与肺腺癌发病相关。更关键的是,她治疗前未规律监测肝肾功能(基线ALT25U/L,Scr78μmol/L),也未做肺功能(FEV1/FVC78%),这些指标在靶向治疗中都是“预警线”。

身体状况:系统排查的“显微镜”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常累及多个系统,必须“地毯式”评估:

?皮肤黏膜:从颜面部到四肢,重点看是否有痤疮样皮疹(奥希替尼常见)、干燥脱屑、甲沟炎(厄洛替尼易见)。王女士的皮疹集中在皮脂分泌旺盛的T区和上胸,符合EGFR-TKI的“特征性分布”。

?消化系统:除了腹泻,还要问食欲、腹痛、口腔黏膜炎(阿法替尼易引发)。王女士腹泻为黄色稀便,无黏液脓血,无里急后重,提示可能为药物直接刺激肠道黏膜。

?呼吸系统:间质性肺炎(ILD)是靶向治疗的“致命风险”,需关注咳嗽性质(是否刺激性干咳)、活动后气促、血氧饱和度(王女士入院时SpO296%,未吸氧)。

?其他:肝酶升高(常见于阿来替尼)、指甲变形、味觉减退等也不能漏。

心理社会:被忽视的“隐形战场”王女士的焦虑并非偶然——她总说“拖累女儿”,看到药盒就叹气“这得吃多久”,甚至偷偷查“靶向药耐药后怎么办”。我们做了PHQ-9抑郁量表(得分12分,中度抑郁),发现她的心理压力70%来自“形象改变”(皮疹)和“疾病不确定性”。

治疗依从性:疗效的“基石”问她“每天几点吃药?有没有漏服?”她才坦言:“最近腹泻难受,有2天想着‘反正药在起作用,少吃一顿没事’。”这提醒我们:患者对“按时服药”的认知可能存在偏差,必须反复强化。

05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基于评估,王女士的主要护理诊断如下(这也是靶向治疗患者最常见的问题):1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靶向药物引起的痤疮样皮疹有关(目标皮疹评分从CTCAE2级降至1级);22.舒适的改变(腹泻):与药物导致肠道黏膜分泌增加有关(目标每日排便≤3次成形便);33.焦虑:与形象改变、疾病预后不确定有关(目标PHQ-9得分≤7分);44.知识缺乏(特定的):缺乏靶向药物不良反应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