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风湿性心瓣膜病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护士站的窗前,望着走廊尽头病房里那盏始终亮着的小夜灯,我总会想起去年冬天收过的一位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58岁的张阿姨。她攥着我的手说:“护士,我这胸口闷得像压了块石头,晚上根本躺不平。”这句话像根针,扎进了我对这类疾病护理的记忆里。
风湿性心瓣膜病(Rheumaticvalvularheartdisease)是风湿热反复发作后遗留的慢性心瓣膜损害,以二尖瓣、主动脉瓣受累最常见。据《2024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显示,我国成人风心病患病率虽较20年前下降37%,但在农村及偏远地区仍高达0.8‰,且60岁以上患者占比超45%。这类患者常因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最终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而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急性事件发生率30%-40%。
前言作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瓣膜病变”这个医学名词,更是一个个被疾病折磨、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个体。接下来,我将结合张阿姨的真实病例,与大家共同梳理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护理要点。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张阿姨,58岁,务农,因“反复活动后胸闷、气促5年,加重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周”入院。
病史回溯她告诉我,20岁时曾因“咽喉肿痛、膝关节红肿”在村卫生所诊断为“风湿热”,当时打了几针青霉素后症状缓解,便没再复查。5年前开始,挑水、上坡时会觉得“气不够用”,歇会儿能缓过来,想着“年纪大了都这样”,没当回事。1周前农忙收玉米,连续两天弯腰干活后,夜里睡觉总被“憋醒”,必须坐起来才能喘气,这才让儿子带着来城里看病。
入院评估
?生命体征:T36.8℃,P98次/分(房颤律),R22次/分,BP110/70mmHg;
?专科体征:二尖瓣面容(双颧紫红),颈静脉充盈,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心尖部可触及舒张期震颤,听诊闻及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二尖瓣狭窄典型体征);
病史回溯?辅助检查:心脏超声提示“二尖瓣瓣口面积1.0cm2(中度狭窄),左房增大(4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55%”;心电图示“心房颤动,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0.04mm?s(左房负荷增加)”;BNP(脑钠肽)450pg/ml(正常<100pg/ml)。
治疗方案
入院后予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呋塞米利尿减轻肺淤血、华法林抗凝(预防左房血栓),并完善术前评估(患者有外科换瓣指征,家属暂倾向内科保守治疗)。
这个病例像面镜子,照见了风心病患者“起病隐匿-症状忽视-病情进展”的典型轨迹,也提示我们:护理评估必须穿透患者的“自我合理化”表述,挖掘潜在风险。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风心病患者,护理评估要像剥洋葱——从外到内、从生理到心理,逐层深入。结合张阿姨的案例,我总结了四个维度:
健康史:追根溯源的“时间线”?症状演变:从“爬楼梯喘气”到“平地行走气促”,再到“静息状态呼吸困难”,需明确症状进展速度(张阿姨5年进展至II-III级心功能,提示瓣膜病变呈慢性加重);?风湿热病史:重点询问青少年期是否有发热、游走性大关节肿痛、环形红斑等病史(张阿姨的“咽喉肿痛、膝关节红肿”正是风湿热表现);?治疗依从性:是否规律使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风湿活动?是否自行调整过利尿剂、抗凝药剂量?(张阿姨从未规律用药,这是病情进展的重要诱因)。010203
身体状况:细节里的“危险信号”?心功能分级(NYHA):I级(日常活动无不适)→IV级(静息状态也气促),张阿姨入院时为III级(轻微活动即气促);01?循环系统体征:除了典型杂音,需关注颈静脉怒张(右心衰竭)、肝颈静脉回流征(右心功能)、双下肢水肿程度(体液潴留);02?肺淤血表现:听诊肺底湿啰音的范围(张阿姨仅双肺底,提示轻度肺淤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频率(她1周内发作3次)。03
辅助检查:数据背后的“病理密码”?心脏超声:瓣口面积(<1.5cm2为狭窄)、瓣膜钙化程度(影响治疗方式选择)、左房大小(>40mm提示血栓风险);01?凝血功能(INR):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需维持INR2.0-3.0(张阿姨入院时INR1.2,提示抗凝不足);02?BNP:反映心衰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经利尿治疗后,张阿姨3天后BNP降至280pg/ml,气促明显缓解)。03
心理社会评估:被忽视的“隐形负担”张阿姨刚入院时总说“别浪费钱”,反复问“这病是不是治不好了”。后来我才知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