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强基版-专题五【创新命题前瞻】一比较阅读,求同存异鉴赏.docxVIP

202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强基版-专题五【创新命题前瞻】一比较阅读,求同存异鉴赏.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命题前瞻

一比较阅读,求同存异鉴赏

比较阅读鉴赏题是近年来古代诗歌阅读题常考的题型,其考查形式灵活、命题角度多维,贴合当下新课标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能力的导向。

考情考向寻踪

年份

卷别

篇名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2022

新高考

Ⅱ卷

《送别》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3分)

比较表

达方式

①题外选材,往往要么是衔接教材篇目,关联课内与课外,以增强考生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要么是引入另外一首主题、写作对象等相似的诗歌,让考生进行比较分析。

②比较点要么是形象、意境、情感主旨,要么是语言、结构、表达技巧等;比较角度则或比较其同,或比较其异,或比较其异同

全国

甲卷

《画眉鸟》

《画眉禽》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比较意象

的作用

全国

乙卷

《白下驿饯

唐少府》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比较内容、

手法

活动一比较诗歌的形象(意象)

释义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对诗歌形象的比较鉴赏主要包括内涵特点和作用异同两方面

解题

方法

内涵特点类:大都是“求异”比较,先看形象在选取上有何不同,再看形象在自身特点与表情达意或外在形象与内在品格上的差异。

作用异同类:主要从写景、状物、造境、抒情、结构等方面展开分析

答题

模板

整体比较:这两首诗都写了××形象。

分开作答:前者运用了××手法,侧重写了××,抒发了××情感;而后者则运用了××手法,着重写了××,抒发了××情感

即学即练

1.(2024·湖北模拟)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赠裴十四

李白

朝见裴叔则①,朗如行玉山②。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③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无题二首(其二)

秦观

世事如浮云,飘忽不相待。

欻然化苍狗,俄顷成章盖。

达观听两行,昧者乃多态。

舍旃勿重陈,百年等销坏。

【注】①裴叔则:裴楷,字叔则,西晋名士、官员。②玉山:语出《世说新语·容止》,言嵇康“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③身骑白鼋:语出《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

[诗意精读](疏通字词障碍)

(1)走:?

(2)度:?

(3)六合:?

(4)欻然:?

(5)俄顷:?

(6)舍旃:?

答案:(1)流入(2)横渡(3)上下四方(4)表示突然(5)表示极短的时间(6)舍弃琐碎的过去

[考题精做](内化解题技法)

(比较诗歌意象)林庚《说“木叶”》中提到“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两首诗都使用了“浮云”的意象,但其暗示性明显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李诗中的“浮云”指裴十四飘忽不定的行踪,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前途、人生的深深担忧。②秦诗中的“浮云”指世事如同浮云,转瞬即逝,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每点3分)

【解析】李白诗歌“裴回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是说裴十四光明磊落的品格不容于世,好像浮云一样暂且西去。以漂泊的浮云状其人,突出其行踪飘忽不定,借“浮云”写友人西去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西去的牵挂以及对这位超尘脱俗却不容于世的高士未来前途命运的担忧。秦观诗歌“世事如浮云,飘忽不相待”,是说世事如同浮云,迅速消逝不等待任何人。用“浮云”比喻世事,突出世事的变幻不定,变化无常,短暂倏忽,借此表达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感叹。

[追加一点]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首联连续使用两个晋人典故,意在颂赞裴十四具有晋人名士风姿。

B.裴十四为了将万里写入胸怀间,骑着白鼋游历,引得人用金买其一顾。

C.“俄顷”指时间极短,基于诗句的对称性及语境,可推测“欻然”与其同义。

D.秦观认为智者不执着于争论是非,而只有愚者才会纠结于多种观点态度。

【解析】选B。“裴十四为了将万里写入胸怀间”“引得人用金买其一顾”错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是李白称赞裴十四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流入东海,当纳入其间。“金高南山买君顾”,是说高比南山的金银,也换不来裴十四的一顾,表现了其不贪贵乐利的风骨。

【诗意疏通】

《赠裴十四》:见君如见晋人裴叔则,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君之胸怀之阔大,如黄河落天,流入东海,当纳入其间矣。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骑白鼋冒然横渡;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买君一顾,也是值得的。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无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将飘然西去矣。

《无题二首(其二)》:世事就像飘浮的云彩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sf99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