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强基版-专题五第三节第5讲整体解析,综合选择题目.docxVIP

202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强基版-专题五第三节第5讲整体解析,综合选择题目.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讲整体解析,综合选择题目

诗歌的综合选择题涉猎面广,设题点以高考评价体系所规定的对形象、语言、技巧、思想感情的鉴赏要求为依托,兼顾对诗歌词句和内容的理解。命题人设置选项时,往往采用曲解原意、无中生有、过度解读、随意引申、混淆表达技巧、生造情境意境等方式来设置错误项。

考情考向寻踪

题型

选项

对应诗(词)句

设误方式

命题特点

下列对这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024·新课标Ⅰ卷第15题D项)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亦把湍流

替管弦

“替”理解错误(由兰亭集会的自然之声与丝竹管弦之声作比,照应比较于诗人的听泉之感)

(1)考查内容: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诗(词)的内容,尤其是否读懂了关键字词和句子的含义(意)。

(2)设题特点:

①题干均是要求选“非”型(不正确的一项)。

②选项的顺序与原诗诗句顺序保持一致。

③设误细微。命题者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尤其是放在一两个词语上

(2024·新课标Ⅱ卷第15题C项)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惊”理解错误(与“几看薄月当轩过”的“几看”相对,是暗暗心惊于时光飞逝,年华空老)

(2024·全国甲卷第14题C项)斥见于《庄子·逍遥游》,用来与鹏作对比,因此诗中缺字应是“鹏”。

□同斥一枝栖

推理错误

(2023·新课标Ⅱ卷第15题C项)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鸡犬林萝隐隐声

情感理解有误

(2023·全国甲卷第14题A项)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明年应赋送君诗

描写角度判断有误(友人此时并未离去,送别场景为“虚写”)

(2023·全国乙卷第14题D项)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与君同醉醒

代词“君”理解有误(“君”为泛指,并非针对某人的实指)

(2021·全国乙卷第14题D项)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词末并没有从“听觉”角度描写(“听”为“听任、听凭”义)

(2021·新高考Ⅰ卷第15题B项)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该句没有使用典故,只是说湓浦“似衣带”)

知识导图助记

活动掌握命制错误选项的八大设误点

1.诗(词)句意思理解错误

命题者往往故意曲解某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望文生义、以今律古等。对此,应在总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理解诗句。

即学即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解析】选A。A项,“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这一句中有“懒”字,意思是词人因将与友人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

2.意象、意境分析错误

命题人往往故意曲解诗歌中的意象,故意将诗歌创设的意境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考生往往因陶醉于生动优美的表述而忽略对杂糅在正确表述中的错误点的排查。

即学即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描绘重阳登高宴饮的情景,场面恢宏,气氛热烈,富有生活情趣。

B.诗人虽年事已高,但性情旷达,乐而忘忧,任凭风吹冠冕,只管举酒言欢。

C.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雨过天晴,水面澄澈,日色清淡,不显华彩。

D.诗歌描绘的登高宴饮、满插茱萸的场景,均是中华民族重阳节的习俗。

【解析】选C。C项,“作者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sf99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