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VIP

浙江省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慈溪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

考生须知:

1.本卷共9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斗拱,又称斗科、铺作,是中国古代木质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斗拱位于传统木结构建筑的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从古至今,斗拱在构件结构、体量、功能方面一直都在发生改变。

斗拱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最初的功能是承担屋顶的结构和重量,将屋顶重量传递到立柱上去。根据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类似斗拱的图案和花纹,可以推测出斗拱结构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早。不过,受木质建筑构件自身条件影响,早期木结构斗拱建筑实物未能保存下来,但在秦汉时期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陶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斗拱结构在当时实际建筑中的应用。从现存的古代建筑中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建筑的屋顶和后来明清时的屋顶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技术的演变,尤其是斗拱在屋顶建筑结构中作用的变化所造成的。隋唐时期的斗拱雄大硕健,檐出深远,在建筑结构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承担着屋顶的大部分重量,因此体量大、尺度大,每一处曲面、曲线都与力学关系相应,外观质朴厚重,少有装饰,是功能主义的体现。到两宋时期,随着屋顶铺设方式的改变,斗拱所承受的重量变小,形体也变得纤细、小巧、精致,承重功能减弱,装饰功能逐渐增加。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建筑方式的进一步改变,斗拱的承重功能进一步减弱,已经退化为装饰功能远大于结构功能的装饰性构件。

中国古代木结构技艺完善,木结构建筑美轮美奂,使得人们在用砖石材料进行建筑时也会在石结构中模仿木结构的样式,这样的实例在留存下来的各类石质、砖石建构物中比比皆是。位于四川雅安的汉代高颐阙为石阙,但阙上雕刻有完整的仿木结构,完整地再现了木质斗拱的形态。这是在石头上以浮雕的形式表现斗拱的形式美。受制于石材韧性不足的缺点,石结构斗拱往往只是模仿木结构斗拱的形象,而不具有真正的承重功能。因此,斗拱在石结构建筑中实际只是木结构技法的象征,起到装饰的作用。

近现代以来,随着建筑材料及建筑技术的发展,木结构、石结构建筑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新时代的建筑方法中,斗拱在结构上很难有用武之地,但其在装饰功能上的作用却更加显著。进入21世纪,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变革更加剧烈,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木结构建筑愈加罕见,甚至近现代时期常见的以传统建筑形式为表、钢筋混凝土结构为里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也日渐稀少,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钢材、玻璃幕墙等成为比斗拱等传统建筑装饰构件更为常见的建筑装饰。在这种环境下,完全按照传统样式将斗拱运用到建筑上愈发困难。在新形式下,斗拱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

借鉴石结构中斗拱装饰性的应用方式,可以提取斗拱的形象之美,在当今的材料和技术下,以现代的构成方式重新应用。这种应用,最广为人知的当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被命名为“东方之冠”的中国国家馆,其建筑外立面的造型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斗拱层层出挑的造型极为相似,但事实上二者的结构完全不同。中国馆没有使用斗拱相互穿插依托的梁、拱、契等部件,而是用立体构成手法对斗拱这一传统建筑元素进行了创新性演绎,在保留斗拱的外观特色的同时,大大简化了斗拱结构的繁复度,使其更适合现代建筑语言环境。中国馆选择层层出挑的斗拱样式,与其说是看中其独特的形式之美,不如说是看中了支撑着斗拱形式之美的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在这里,斗拱不再是具体的结构,而是一个代表了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的符号。

如今,提取斗拱的外在样式之美和内在文化之美,以历史文化价值替代结构功能价值,是斗拱及其他传统建筑构件在新时代得以保存和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自信,斗拱不仅不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还将在未来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摘编自徐萃曦《斗拱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研究》)

材料二:

(三)这个体系以木材结构为它的主要结构方法。这就是说,房身部分是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每一副梁架有两根立柱和两层以上的横梁。每两副梁架之间用枋、檩之类的横木把它们互相牵搭起来,就成了“间”的主要构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

两柱之间也常用墙壁,但墙壁并不负重,只是像“帷幕”一样,用以隔断内外,或划分内部空间而已。因此,门窗的位置和处理都极自由,由全部用墙壁至全部开门窗,乃至既没有墙壁也没有门窗(如凉亭),都不妨碍负重的问题;房顶或上层楼板的重量总是由柱承担的。这种框架结构的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