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三: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2024-2025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三: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新高一开学调研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9分)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中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诗和王诗题目都有“山中”,内容都写了诗人在山中所见到的景色。

B.张诗所写的是春景,万物生机勃勃,王诗写的是萧瑟枯寂的深秋之景。

C.张诗借留客山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而王诗是作者山行时的有感而作。

D.张诗和王诗的语言风格相近,虽清新自然,不事雕琢,但又耐人寻味。

5.这两首诗中,都写到山中“无雨”却“湿衣”,但原因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4.B

5.①张诗中“湿衣”,是实写,因为山中云雾缭绕,行走其中会沾湿衣服,写出云锁的深山的自然美景;②王诗中“湿衣”,是诗人主观错觉,诗人行走在山中,山色苍翠欲滴,让人产生如同细雨湿衣似的凉意,因而有衣服被打湿的错觉。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上开学质量检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酹江月·淮城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满地干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倚风长啸,夜深霜露凄冷。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赋月以情,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实是借酒来排遣国土沦落之痛。

B.“一枰棋坏”暗喻南宋政权对敌策略的错误,导致了战局的混乱和失败。

C.“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词人用写实的方式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D.这首词文字朴素,不崇雕琢,简洁明快,曲调回环往复,气韵豪迈倜傥。

15.“啸”是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作者在词中“倚风长啸”,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扣舷独啸”,请分析两个“啸”意蕴的异同。

【答案】14.C15.①同:两者都是在夜深人静时,面对苍茫夜色,仰天长啸,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之情。(吐露不平之气,表达内心郁结也可)

②不同点:本词的“啸”主要表达的是对国土沦丧的痛苦和对国家生死存亡的忧虑和无奈。(对金人的仇恨,对朝廷偏安一隅的愤恨都可以)

③《过洞庭》的“啸”还蕴含了词人对洞庭美景的陶醉之情以及词人豁达的气度和豪迈的气概。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入学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13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B.颔联使用比喻,形象地说南宋国势衰微如风中柳絮,个人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凉。

C.尾联慷慨陈词,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感天动地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主要在于诗中所表现的威武不屈的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13.有人认为,诗歌的颈联堪称“天然妙对”,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妙”在何处。(2分)

【答案】12.C “间接抒情”错误,应是“直接抒情”。

13.颈联意思为在惶恐滩头因兵败曾说起惊恐不安的心情,如今在零丁洋里又感叹自己的孤独无援。“惶恐”“零丁”巧借地名,一语双关,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兵败被俘的惶恐不安和孤苦无依的境况,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意思对即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