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三:古代诗歌阅读.docxVIP

2024-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考名校模考题汇编三:古代诗歌阅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潍坊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开学摸底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春望梁石头城

罗邺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紧承题意,写诗人春天眺望古城金陵,于残阳微雨中见柳碧桑黄,荒城残迹。

B.颔联两句中“江山不改”与“冠盖前后”对举,引发对朝代更迭,盛衰无常的喟叹。

C.“浪声吹岸”与“惊涛拍岸”,都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绘就急浪翻涌的壮阔景象。

D.吊古之作多借景、事抒发感慨。本诗写景时感情色彩浓郁,抒情时笔调深沉悲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都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错误,“浪声吹岸”主要运用的是听觉元素,描述的是波浪拍打岸边所发出的声音,而并没有涉及到视觉元素。

故选C。

16.本诗与《桂枝香·金陵怀古》都属怀古之作,但诗中尾联与词中“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运用的抒情方式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本诗的尾联直抒胸臆。诗人频频回首,既有对六朝兴亡的感慨,又有对现实的忧思。表现了诗人心系国家、忧国忧民的情怀。

②词中的句子寓情于景。六朝旧事已随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抒发了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寄寓着作者对历史的兴叹与惋惜,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与焦虑。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抒情方式的能力。

本词采用的是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诗人通过直接表达“无限悲愁事”,毫不掩饰地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沧桑和兴衰无常的感慨。同时“欲下荒城回首频”则通过具体的动作和场景,将诗人的情感进一步具象化,传达出诗人站在荒凉的城楼上,频繁地回望过去,思考着历史的变迁和自身的处境。这种直抒胸臆的方式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直接、强烈地传递给读者。

《桂枝香·金陵怀古》则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描绘“六朝旧事随流水”的景象,借助流水这一意象来暗示历史的流逝和不可逆转。同时“寒烟衰草凝绿”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于金陵古都繁华不再的感慨。这种寓情于景的方式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含蓄、深沉地传递给读者。

江西省九师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开学考试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寄尹师鲁①石延年十年一梦花空委,依旧河山损桃李。雁声北去燕南飞,高楼日日春风里。眉黛石州②山对起,娇波泪落妆如洗。汾河不断天南流,天色无情淡如水。

【注】①石延年:北宋诗人,曾上书建议加强“二边之备”(对契丹和西夏的防务)。尹师鲁即尹洙,石延年的好友,当时正在陕西抗击西夏的前线。时西夏侵宋,石延年奉命前往河东征调民兵备边。②石州:州名,治所在今陕西离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表达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损桃李”与“花空委”呼应,比喻美好事物的破碎。B.“雁声北去”“燕南飞”分别指春季、秋季,在此表明四季的更替,暗示思念始终如一。C.“泪落”实写诗人思念友人因过分悲伤而泪如雨下,用词精准细致,将情感推向高潮。D.本诗作于战争时期,但诗中并未有正面书写战争的句子,这个特点与《燕歌行》不同。16.《渑水燕谈录》中将尾联首句写作“汾河不断水南流”,你觉得哪一种版本更合理?请简要说明理由。(6分)答:

15.C(“实写诗人思念友人因过分悲伤而泪如雨下”错,颈联描绘女子整日面对远山愁眉不展,泪流满面弄湿粉妆的场面,是诗人借女子口吻表达对尹师鲁的思念之情。)16.(示例一)“天”更合理,理由如下:①上下一致:尾联下句有“天”有“水”,且通过景物描写将二者联系起来;上句若用“天”表示“汾河源源不断地朝南向天际流去”,则可以与下句的内容、手法特点保持一致。②空间拓展:“天”的广阔无垠能够营造出一种宏大而空旷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广阔天地间的孤独和渺小。③情感表达:“天南流”有一种向着未知的远方奔去、无法阻的意味象征着命运的不可捉摸和世事的无常,更能体现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友人安危的挂等复杂情感。(每点3分,任意答两点给满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示例二)“水”更合理,理由如下:①语义逻辑:“水南流”更直接地强调了水流的方向,可能暗示着战争局势或人生境遇的流转,使诗歌的表达更具逻辑性和连贯性。②意象呼应:“水”南流与“娇波泪落妆如洗”中“泪落”的意象相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