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主讲人:Kk汇报时间:2025.01处暑:暑气渐消的秋日序曲与自然节律
目录CONTENTS一、天文历法壹二、气候特征贰三、物候现象叁四、民俗文化肆五、养生智慧伍六、文学意象陆
01一、天文历法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通常在公历8月22日至24日交节,太阳到达黄经150°。“处”有终止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暑气逐渐消退,暑天即将结束,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重要节点。处暑的时间与意义从天文角度看,处暑时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减少,白昼时间缩短,正午太阳高度角降低,阳光的热力明显减弱,为气候转凉提供了基础。天文变化与气候影响处暑的记载最早见于《礼记?月令》,书中描述的物候特征包含处暑时节的特点,体现了古人对这一节气的重视,其划分源于对自然规律的细致观察,为农事活动和生活起居提供时间指引。历法演变与记载010203处暑的时空定位与节气内涵
02二、气候特征
01处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较立秋下降2-3℃,极端高温天气减少。北方地区降温迅速,东北、西北早晚气温降至15℃左右,华北进入“昼暖夜凉”阶段;南方仍有暑热残留,但炎热程度减轻。气温变化与地域差异部分南方地区可能出现“秋老虎”天气,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3-7天,且夜间气温较低,不再有盛夏的闷热感。“秋老虎”现象处暑后,北方雨季结束,降水减少;南方华西秋雨进入盛期,四川盆地等地降水增加,多以连绵细雨为主;东南沿海地区仍可能受台风影响,但频率降低。降水格局调整0203暑退凉生的过渡性气候表现
03三、物候现象
鹰类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将猎物陈列在枝头,仿佛“祭祀”,实际上是为越冬储备能量,反映了自然界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成为处暑时节的独特景观。一候鹰乃祭鸟自然界的万物开始呈现肃杀之气,草木生长速度放缓,叶片泛黄,农作物进入成熟阶段,天空高远湛蓝,云彩轻薄疏散,“天高云淡”成为处暑天空的典型特征。二候天地始肃各类谷物开始成熟收获,北方的玉米、高粱、大豆等进入收割期,南方的中稻成熟,晚稻灌浆,田野间呈现繁忙的丰收景象,标志着秋收季节的正式开始。三候禾乃登123自然界的收敛与成熟信号
04四、民俗文化
在我国很多地区,人们会在处暑这天举行祭祖仪式,供奉新收获的谷物和水果,感谢祖先庇佑,祈求秋季丰收。福建、广东等地祭祖仪式隆重,全家团聚,共享祭品,寓意“有福同享”。祭祖迎秋民间认为处暑吃鸭可以去除余暑,滋养身体。北京流行“处暑吃百合鸭”,南京有“处暑烤鸭赛人参”的说法,福建则喜欢吃“白斩鸭”。此外,处暑还有“吃秋果”的习俗,梨、葡萄、柿子等水果陆续成熟,人们会采摘食用。吃鸭子与吃秋果13流行于长江流域和南方沿海地区,人们用纸张制成莲花状灯盏,内置蜡烛,夜晚放入河流,任其顺流而下。传说放河灯是为了超度亡魂,祈求平安,如今更多地成为一种祈福活动。放河灯沿海地区处暑的重要民俗活动,历经夏季伏季休渔,渔民们开始出海捕鱼。在浙江象山、山东荣成等地,开渔节当天会举行祭海、扬帆起航等仪式,祈求出海平安、渔获丰收。开渔节24处暑时节的传统习俗与生活印记
05五、养生智慧
自然界景象逐渐萧条,易使人产生“悲秋”情绪,应注重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欣赏秋日美景、参加户外活动、与亲友交流等方式排解不良情绪。情志调节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以顺应肺气舒展。适合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耗伤阳气。起居与运动34适合食用滋阴润肺、健脾养胃的汤品,如沙参玉竹老鸭汤、百合莲子瘦肉汤等。老鸭性凉,具有滋阴补虚的功效,与沙参、玉竹同炖,可增强润肺养胃的作用。药膳调理应继续遵循“少辛增酸”原则,减少辛辣食物,增加酸味食物以收敛肺气。重点滋阴润燥,可多食用梨、银耳、百合、蜂蜜等食物,民间有“处暑吃梨,不生秋疾”的说法。饮食调理12顺应秋敛之气的健康养护之道
06六、文学意象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诗中“新凉直万金”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处暑后凉爽天气的珍视,意境深远。苏泂的《处暑》2314“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草大儿牵。”展现了处暑时节农民们忙碌的劳作景象,以及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张穆的《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描绘了处暑时节暑云散去、凉风吹起、荷花结子的景象,展现了秋日的清爽与生机,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白居易的《早秋曲江感怀》“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描述了处暑后可能出现的回热天气;“处暑雨,粒粒皆是米”强调了处暑降水对农作物丰收的重要性;“处暑种高山,白露种平川”指导了不同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时间;“处暑满地黄,家家修廪仓”描绘了处暑时节丰收的景象。民间谚语处暑在诗词谚语中的秋日情怀
THANKYOU主讲人:Kk汇报时间: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