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公开课课件.pptx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公开课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子书诫子书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千古家书品慈父深情家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字眼,家书往往承载着一个个中国家庭的期望与寄托,那些最平常的叮嘱,凝聚着最真切的情意。纸短情长,千年之后读来,依然是鲜活如初,感人至深。

1.通过指导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和知识,读懂文章并且感受作者的情感。2.体会关键语句内涵着重揣摩“志”“学”“才”三者的联系,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3.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领会其中蕴含的品德素养,并以此自励,弘扬儒家思想,传承优秀家风。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素养

书本铅笔齐备好,坐姿端正不乱摇。专心听讲记得牢,认真书写错字少。课前准备操

课前预习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等。

走近作者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年,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的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所谓“隆中对”。从此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尽心辅佐,被封为武乡侯。建兴十二年,与魏司马懿在渭南相拒,病死于五丈原军中。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走近作者课前预习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武侯祠内对联走近作者

孔明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最终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打动,答应出山相助?。?火烧博望坡?:诸葛亮初出茅庐,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军,一战成名?。?草船借箭?: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用草船从曹军那里“借”来了十万支箭?。?舌战群儒?:诸葛亮与东吴群臣辩论,说服他们与刘备联合抗曹?。?空城计?:诸葛亮在危急时刻使用空城计,成功吓退司马懿的大军?。?挥泪斩马谡?:诸葛亮因马谡失街亭而斩马谡,表现出他的严格和公正?。?白帝城托孤?:刘备临终前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因此承担起兴复汉室的重任?。?七擒孟获?:诸葛亮南征时七次擒获孟获,最终使其心服口服,稳定了南中地区?。?增灶退兵?:诸葛亮通过增加营灶数量来迷惑敌人,成功退兵?。?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于运输军粮,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文体知识书,即书信,是古代应用性文体的一种,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书信在古代主要用于记事陈情,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的特点。汉魏六朝时期的尺牍重在实用,而唐宋以后,书信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审美性能则日益强化。?书信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写景、记录私人事件和感情,甚至可以用于进谒显贵或勉励后学。八年级课本中的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书信体作品。书信的写作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书牍文传统。

听录音,小声跟读。要求: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讲授新课

夫淫慢淡泊穷庐险躁遂fúyíndànbósuìlúzào初读,读准字音。

初读,读准字音。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动词,学习.名词,学业.古义:意与日去()今义:()去离开到某地去

词类活用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明确.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的目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初读,读准字音。

年轻时的诸葛亮年老的诸葛亮一定要助我主刘备早日完成兴复汉室之大业!我这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万一我家儿子也是个傻子,那可怎么办?得写封信好好教育一下。

告诫儿子的家书。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234),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诫子书》诵读文本读题目,解题意.

解释题目《说文解字》:“诫,敕也。”从言,戒声。左“舌”上加一小横,表示从口出,由舌头发出的声音。右“戒”下面是一双手,上面是兵器,即双手持戈,警惕备战之意。“诫”的本义“敕”,即用话语使人警觉、清醒。chìgē诫,用作名词时,表示使人警醒的话语,忠告。古人讲究修身齐家,常在家书中寄语子侄后辈,多含有告诫、劝勉等意思。

解释题目书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诸葛瞻八岁时已通天文,晓地理。他认为像他父亲这样的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案操作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文案制定、企划、PPT制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