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项目二
能力目标学习要求与目标1.具有识别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构组成的能力。2.具有根据质量标准,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析检验的能力。知识目标1.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基本组成与作用。2.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过程。素质目标1.培养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精神;2.培养安全、环保、健康生产意识;3.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及质量意识,具备工程管理能力;4.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创新能力培养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一、测量条件优化1.分析线的选择通常选共振线(最灵敏线或且大多为最后线),但不是绝对的。如Hg185nm比Hg254nm灵敏50倍,但前者处于真空紫外区,大气和火焰均对其产生吸收;共振线Ni232nm附近231.98和232.12nm的原子线和231.6nm的离子线,不能将其分开,可选取341.48nm作分析线。此外当待测原子浓度较高时,为避免过度稀释和向试样中引入杂质,可选取次灵敏线!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2.Slit宽度选择调节Slit宽度,可改变光谱带宽(W(??)=S?D),也可改变照射在检测器上的光强。一般狭缝宽度选择在通带为0.4~4.0nm的范围内,对谱线复杂的元素如Fe、Co和Ni,需在通带相当于1?或更小的狭缝宽度下测定。?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3.灯电流选择灯电流过小,光强低且不稳定;灯电流过大,发射线变宽,灵敏度下降,且影响光源寿命。选择原则:在保证光源稳定且有足够光输出时,选用最小灯电流(通常是最大灯电流的1/2~2/3),最佳灯电流通过实验确定。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4.原子化条件火焰原子化:火焰类型(温度-背景-氧还环境);燃助比(温度-氧还环境);燃烧器高度(火焰部位-温度);石墨炉原子化:升温程序的优化。具体温度及时间通过实验确定。干燥—105oC除溶剂,主要是水;灰化—基体,尤其是有机质的去除。在不损失待测原子时,使用尽能高的温度和长的时间;原子化—通过实验确定何时基态原子浓度达最大值;净化—短时间(3~5s)内去除试样残留物,温度应高于原子化温度。?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二、测量方法1.标准曲线法(1)讨论高浓度时,标准曲线向浓度轴弯曲的原因!(2)标液配制注意事项:合适的浓度范围;扣除空白;标样和试样的测定条件相同;每次测定重配标准系列。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校准曲线法首先测定几个已知浓度的样品溶液(三个或更多不同浓度的溶液),用浓度对吸收作图制备校准曲线如图,然后测定未知样品的吸收,从校准曲线得到目标元素的浓度。如果标准样品和未知样品溶液的组成有区别,测定值就可能有误差。因此,推荐使用与未知样品溶液组成类似的标准样品。制备标准样品溶液时,要使未知样品溶液的浓度落在标准系列的浓度范围内。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2.标准加入法主要是为了克服标样与试样基体不一致所引起的误差(基体效应)。注意事项:须线性良好;至少四个点(在线性范围内可用两点直接计算);只消除基体效应,不消除分子和背景吸收;斜率小时误差大。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标准加入法几个(4或更多)等量的未知样品溶液,加入不同量的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溶液。测定这一系列样品的吸收。用吸收对加入的标准样品溶液浓度制备校准曲线如图。外推和延长与横坐标轴相交,该交点与横坐标(浓度轴)上的加入浓度为0的点(原点)之间的距离即是未知样品的浓度。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显示标准加入法样品溶液制备的示例。准备4个100ml容量瓶,在各容量瓶中放入10ml浓度约10ppmMg的未知样品。然后在上述容量瓶中各加入0,10,20和30ml的Mg浓度1.0ppm标准溶液。然后,加容积使总体积到100mL。样品中Mg的浓度分别为x,x+0.1,x+0.2,x+0.3ppm。测定和制备校准曲线如图得到Mg的浓度为xppm。此值乘以10,即是未知样品的Mg的浓度。?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3.内标法优点:消除气体流量、进样量、火焰湿度、样品雾化率、溶液粘度以及表面张力等的影响,适于双波道和多波道的AAS。
2.4原子吸收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特点1、灵敏度高(火焰法:1ng/ml,石墨炉100-0.01pg);2、准确度好(火焰法:RSD1%,石墨炉3-5%)3、选择性高(可测元素达70个,相互干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