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Ⅱ
PAGE2
河南农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恒爱圣地陵园景观设计
学院林学院
专业班级园林专业2008级1班
学号0802103011
学生姓名王俊丽
指导教师王政老师
撰写日期:2012年5月27
TOC\o1-2\h\z\u
引言 2
1概况 2
2项目定位 2
3规划设计依据 2
4设计理念 3
5总体规划 3
5.1规划设计原则 3
6功能分区 5
6.1管理区 5
6.2园林景观区 5
6.3墓葬区 6
6.4景点设计 6
7道路设计 8
7.1道路系统(附图6) 8
7.2安全设计 8
8植物种植设计 9
8.1植物设计原则及设计依据 9
8.2种植构思及立意 10
8.3植物分类配置 10
8.4公共休闲区的绿化 11
8.5滨水区绿化 11
8.6特色植物区绿化 11
8.7背景林带 11
参考文献 12
附图: 13
1
安静地置身于这样一个花园中,每逢祭扫之日,后人可踏着和风,迎着煦日,来缅怀他们。进入陵园,首先看到的不是“排排坐”的墓碑,而是草坪、鲜花、河流、与之相协调的生态景观建筑(艺术雕塑中心、业务房)、园林小品等,园区内的音乐箱,飞鸟虫鱼等元素,消除了传统意义上陵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抑感。
5.1.2因地制宜的原则
总体采用梯田式布局,增强山体稳定又节省土方工程。山体中一处沟渠设计成一条水系,贯穿山腰上,因势造景。
5.1.3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原则
入口处有现代化钢结构的大门和雕塑,艺术停车场,休憩小公园和现代景观建筑,公园采用自然式的规划布局,整个空间丰富多变,并结合喷泉水池,假山跌水,疏林草地,艺术观景台,营造出一种置身世外,去俯瞰远处繁华的都市,却没有一丝的喧嚣的意境。西面山顶上是观音祠堂,因此在园区内的西面做一个佛教文文化顺延地,观音雕塑采用现代雕刻手法阐述古典文化,达到古典与现代的统一。
5.1.4风水学的设计原则
总体来说,陵园背山面城,位置优越,相当于整个城市的镇城之地。道路设计按风水学“曲则顺”、“直则冲”的原理,设计成弯弯曲曲的小径,有利于景观设计,丰富景观空间层次,达到景观要求。
5.1.5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考虑到来客扫墓、祭扫的需求,在布局上、绿化上、人员流向和车辆流向等诸方面作充分的考虑。例如总体布局上,采用套环式道路系统,四通八达,避免道路死角。绿化上摆脱传统陵园的松柏类为主,尽量采用乡土树种,既避免压抑感又体现生态学原则。同时注重彩叶树种的运用,美国黄栌,红叶石楠,以及红花继木。由于园区建在半山腰上,临着悬崖的地方,都设置景观防护栏,既保证人的安全又增添景观效果。
5.1.6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陵园的建设与一般的房地产建设不同,是以“逐步建设、滚动开发”的模式运作的。这样可保持陵园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一块,销售一块。将地区位置相对较普通的区域先进行开发,逐步形成区域形的大规模,再将拥有规模优势的较好区域作开发,这样既避免了一哄而上浪费土地资源,同时也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
本项目的设计与建设也遵循了这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先将基地外围的土地进行开发。这样若干年后将形成以中心水体景观带和周边墓区的格局,此时再对中心水系景观区作开发,将获得高利润的回报。
6功能分区
6.1管理区
陵园管理区分为入口大门,停车场,和接待管理中心。
6.1.1大门
大门以太极为设计灵感,提取太极元素,两个流线型屋顶折叠组合而成。象征太极守护着这片陵区,让逝者安息。选材上,以现代材料和钢结构建造。外形上简洁,流畅,飘逸,气势磅礴,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又不失时代感。
6.1.2接待管理中心(附图9)
建筑背靠山坡,顺应山势。粗糙的山石和光滑的大理石墙的对比,竖向线条和横向线条的对比,轻盈出挑的屋顶在透明的玻璃之上,如同悬浮一般轻盈。与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有异曲同工之妙。简洁现代的建筑风格,融入环境,使整个陵区更加宁静、肃穆。
6.1.3停车场
停车场位于入口处景观大道一侧,设计成生态停车场,是一种具备环保、低碳功能的停车场,高绿化、高承载,使用寿命也比较长,绿化面积大于混凝土的面积,同时透水性能强。
6.2园林景观区
主景观区、景观延伸轴线、山地围合区、休闲活动区四个区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