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舒适、疼痛护理、休息与睡眠.docVIP

护理学基础舒适、疼痛护理、休息与睡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人舒适的护理

练习题

名词解释

1.舒适:舒适是个体在其所在环境中保持的一种和谐安宁的精神状态,是身心健康、没有病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自我满足的主观感觉。

2.疼痛:是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主观感觉,使机体对欧海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3.休息:是指一段时间内相对减少活动量,使身体各部分放松,没有紧张和焦虑,处于一种平静、安宁的生理、心理状态,是减轻疲劳,恢复精力与体力的过程。

4.睡眠:睡眠是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惊喜现象,是由不同时相组成的一种休息形式。睡眠和觉醒时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生理现象。

5.三阶梯疗法:是指根据轻、中、重不同程度的疼痛,单独和(或)联合应用一阶梯(以阿司匹林为为代表的非类固醇抗炎药)、二阶梯(以可待因为代表的若鸦片类药)、三阶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鸦片类药),配合其他必要的辅助药物来处理癌性疼痛。

二、填空题

1.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疼痛。

2.导致人不舒适的常见原因有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环境方面、社会方面。

3.不舒适病人的护理原则有预防为主、严密观察;采取措施、祛除诱因;相互支持、增加舒适。

4.严重失眠者必要时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应注意防止药物依赖性;抗药性。避免长期连续服用。

5.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异常,失眠形式有觉醒频繁;多梦;睡不醒。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A1型题

1.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是(a)

A.疼痛

B.表情

C.注意力

D.情绪

E.意识

2.人饱饭后发困,是因为食物中含有一种天然的催眠剂(b)

A.蛋白质

B.L-色氨酸

C.半光氨酸

D.多糖

E.纤维素

3.对于有梦游情况的孩子护理措施错误的是(d)

A.将卧室内危险物品移开

B.关闭窗户

C.把门锁好

D.房屋里放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

E.加强防护措施

4.下列不随昼夜时间变化的生理活动为(d)

A.血压的波动

B.体温的波动

C.激素的分泌

D.月经来潮

E.尿液的形成

5.根据年龄而不同,疼痛阈值较低的是(c)

A.女性

B.成人

C.老年人

D.昏迷病人

E.婴幼儿

(三)X型题

1.睡眠性呼吸暂停可导致(abcde)

A.低氧血症

自控力和自尊心较强的人表现出对疼痛耐受力较高,善于表达情感及神经质的人对疼痛的主诉机会较多。病人单独在一个环境常能忍受疼痛,如果周围有较多人,特别是有家人陪伴时,对疼痛耐受力明显下降。

5)情绪积极的情绪如愉快、兴奋、有信心可使疼痛减轻,而消极的情绪如悲伤、焦虑、紧张、恐惧可使疼痛加剧。

6)注意力当个体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别的事物时,疼痛会减轻或消失。某些精神镇痛治疗,如手术后听音乐、看电视、愉快交谈等,就是利用分散病人对疼痛的注意力而减轻对疼痛的感受。

7)疲乏病人十分疲惫时,对疼痛的感觉加剧,忍耐性降低,多见长期慢性疾病的病人;当睡眠充足,休息好,疼痛感觉减轻。

应采取的护理措施:

1)缓解和消除疼痛如除去异物、创口处理、应用冷热敷消炎镇痛。

①药物镇痛镇痛药种类甚多,在诊断未明确前不能随意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病情。在用药过程中,护士应注意观察病情,把握好用药的时段,如对慢性疼痛的病人应掌握发作规律,最好在疼痛发作前20~30分钟给药,因为此时给药,药理作用与疼痛发作时间正好相同,疼痛易控制,而且剂量小,效果好;另外,麻醉性镇痛药具有成瘾性和耐受性,多用于剧痛病人;对轻度、中度疼痛病人,应用非麻醉性镇痛药为好,病人所需的护理活动应安排在药物显效时限内,使其易于接受;当疼痛缓解或停止时应及时停药,防止产生副作用及耐药性。

②物理镇痛应用冰袋、冷水浸泡、冷湿敷或湿热敷、温水浴、热水袋、电热毯等冷或热疗法,可有效减轻局部疼痛。此外,按摩、推拿、理疗等也是临床常采用方法。

③针灸镇痛针灸治疗通过对腧穴的刺激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改善了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病变部位所发生的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气血运行通畅周流,从而改变了疼痛处营养状态,恢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即达到了脏腑调和、经络通畅、阴阳恢复相对平衡的目的。

④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ENS)采用电脉冲刺激仪,在疼痛部位或附近置2~4个电极,以微量电流对皮肤进行温和的刺激、震动和蜂鸣的感觉,达到提高痛阈,缓解疼痛目的。主要用于慢性疼痛的病人。

2)心理护理

①健康教育把有关疼痛的知识、疼痛的机制、原因、如何缓解疼痛的方法,准确、明白地告诉病人及家属,并强调几乎所有的疼痛都能被有效控制,害怕、焦虑、恐惧等均可加重疼痛的程度,反过来疼痛又会影响情绪形成不良循环,护士应设法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富于同情、安慰和鼓励的态度支持病人,建立相互信赖

文档评论(0)

138****9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