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四则——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学案).pdfVIP

24寓言四则——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学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寓言四则——七年级语文统编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

【基础知识】

1.作者简介: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

归于他的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

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

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

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人。道家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对后代的哲学

、文学、科技、宗教都有深远的影响。著有《列子》。其中寓言故事百余则,如《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等,篇篇珠玉,妙趣横生。

2.知识链接: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

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

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

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

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

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

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

·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命他的门客集体撰写。全书160篇,由12“纪”

、8“览”、6“论”三部分组成。因书中有8“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吕览》。该书由

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儒家、道家为主,兼采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

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

著影响。东汉高诱注本为善。

3.重难字词

雕像(diāo)爱慕(mù)

庇护(bì)虚荣(xū)

较量(liànɡ)喇叭(lǎba)

凯歌(kǎi)粘住(zhān)

溉(gài)汲(jí)

亡(wú)星宿(xiù)中伤(zhòng)

躇(chú)步跐(cǐ)蹈舍然(shì)

4.词语解释

赫拉: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宙斯之妻,掌管婚姻和家庭。

庇护:袒护,保护。

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爱慕虚荣:喜欢名利和荣耀,羡慕钱财。

较量:用竞争或者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喇叭:管乐器,上细下粗,最下端的口部向四周张开,可以扩大声音。

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消灭:除掉(敌对的或有害的人或事物)。

5.文言知识

《穿井得一人》

1.古今异义

及其家穿井(古义:挖掘。今义:把衣服等物套在身上)

国之道也(古义:国都,京城。今义:国家)

2.一词多义

(1)闻

闻之于宋君动词,这里指“使听到”

求闻之若此名词,消息

(2)于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介词,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也介词,在

3.词类活用

闻之于宋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4.文言句式

(1)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宋君令人于丁氏问之”)

(2)非得一人与井中也(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非于井中得一人也”)

《杞人忧天》

1.古今异义

若屈伸呼吸(古义:你。今义:如,好像;如果)

亦不能有所中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