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处方或非处方化学药、生物制剂、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所诱发肝损伤。DILI的定义:第2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全球首个关于DILI的临床指南颁布2014.6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涉及DILI的风险因素、诊断/鉴别诊断、再激发、治疗等各方面膳食补充剂(HDS)引起的DILI慢性肝病(CLD)中的DILI问题第3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首部DILI临床诊治指南颁布2015年10月25日正式发布,北京背景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分型和表现实验室、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管理和展望第4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DILI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难估算。在发达国家,DILI发病率估计介于1/100000~20/100000或更低。在我国以往缺乏大规模、面向普通人群的DILI发病率等流行病学研究。目前正在进行全国性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和膳食补充剂(DS)应用广泛,宿主因素(基因多态性、年龄、性别、妊娠、各类基础肝病、糖尿病、HIV感染、营养状态等)、药物因素(化学性质、剂量、疗程及联合用药等)和环境因素(过量饮酒等)均可影响宿主对DILI的易感性。不同药物可导致相同类型的肝损伤,同一种药物在不同人群中也可导致不同类型的肝损伤。第5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流行病学引起DILI的药物:已知全球有1100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激素类药物、某些生物制剂和TCM-NM-HP-DS等。第6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遗传背景相关的危险因素
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蛋白和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等的基因多态性能否用于临床,尚需大样本、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验证第7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非遗传背景相关的危险因素高龄可能是易感因素女性可能对米诺环素、甲基多巴易感,易于呈自免肝(AIH)的特点有基础肝病者更易发生DILI的证据有限。一旦发生,死亡风险更高。糖尿病可能是某些药物引起DILI的易感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剂量、疗程,以及药物相互作用常可影响DILI的潜伏期、临床表型、病程和结局酗酒可增加个体对甲氨蝶呤、对乙酰氨基酚(APAP)、抗结核药物等引发DILI的易感性由于目前并无证据证明某一个因素是所有DILI的主要风险,因此,指南未提出专门的推荐意见第8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肝脏对药物毒性的耐受性、适应性和易感性●耐受性:是指药物治疗期间未出现肝损伤的生化学证据●适应性:是指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生化学证据,但继续用药后恢复正常●易感性: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甚至停药后出现DILI,且不能呈现适应性缓解
第9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制DILI发生、发展及转归往往是多种机制先后或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些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具有直接肝毒性,并可进一步引起免疫和炎症应答等其他肝损伤机制。药物代谢酶和HLA等的基因多态性与某些患者对特定药物的肝毒性易感性增加相关。肝细胞再生和肝组织的修复能力是肝损伤进展或消退的内在决定因素。外源性炎症既是DILI的独立易感因素,也是DILI进展的促进因素。而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也可激发肝内炎症应答,促使DILI进展。第10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制除固有免疫外,针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和药物修饰蛋白的适应免疫参与特异质性DILI的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适应性免疫攻击是DILI发生的最后共同事件。内质网应激反应(ERSR)是一种自稳性适应性反应,但持久且过强的ERSR将促进肝损伤。氧化应急可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肝损伤。而肝细胞线粒体既是肝内活性氧的主要来源,也是易受氧化应激攻击的细胞器之一,线粒体受损必将进一步促进肝损伤。药物可通过多种信号通路诱导肝细胞凋亡、坏死和自噬性死亡等。应开展我国的DILI前瞻性研究,建立DILI患者的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品库,为有关DILI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素材和依据。第11页,共41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DILI临床分类基于发病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