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钙、镁、锰、铝、钡、锑、铋、锶、磷、钛量的测定 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VIP

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钙、镁、锰、铝、钡、锑、铋、锶、磷、钛量的测定 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钙、镁、锰、铝、钡、锑、铋、锶、磷、钛量的测定标准化发展报告

StandardizationDevelopmentReportonChemicalAnalysisMethodsforRareEarthFerrosiliconAlloysandRareEarthMagnesiumFerrosiliconAlloys—Part2:DeterminationofCalcium,Magnesium,Manganese,Aluminum,Barium,Antimony,Bismuth,Strontium,Phosphorus,andTitaniumContents

摘要

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是广泛应用于铸造、钢铁冶炼等领域的关键功能材料,其化学成分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随着行业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原有的国家标准GB/T16477.2-2010已无法满足当前对多元素检测的需求。本报告详细阐述了该标准的修订背景、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

本次修订增加了铝、钡、锑、铋、锶、磷、钛等元素的测定方法,优化了检测范围,并引入EDTA容量法以提高高镁样品的检测精度。修订后的标准将更好地适应新型稀土硅铁合金产品的质量控制需求,为行业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检测手段,促进稀土硅铁合金产业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稀土硅铁合金;化学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EDTA滴定法;标准修订

Keywords:Rareearthferrosiliconalloy;Chemicalanalysis;ICP-OES;EDTAtitration;Standardrevision

正文

1.修订背景与目的意义

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是重要的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球墨铸铁、蠕墨铸铁、钢铁脱氧等领域。根据GB/T15676-2015《稀土术语》的定义,稀土硅铁合金是以硅、铁为基础成分,含有稀土及其他金属元素的铁合金,主要用于改善铸铁的力学性能和铸造性能。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需求的多样化,生产企业不断优化合金配方,如添加钡、锑、铋等元素以提高球墨铸铁的韧性,或引入锶以减少铸件缺陷。

然而,现行标准GB/T16477.2-2010仅涵盖钙、镁、锰的测定,无法满足GB/T4137-2015《稀土硅铁合金》和GB/T4138-2015《稀土镁硅铁合金》等新版产品标准对铝、钡、锑、铋等元素的检测要求。此外,磷、钛等元素的含量对合金性能影响显著,但现有标准未提供相应的检测方法。因此,本次修订旨在完善分析方法体系,提升检测精度,为行业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2.范围与主要技术内容

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中钙、镁、锰、铝、钡、锑、铋、锶、磷、钛的测定,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2.1方法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

-测定范围:

-钙:0.50%~6.00%

-镁:0.20%~11.00%

-锰:0.50%~10.00%

-铝:0.30%~2.50%

-钡:0.10%~10.00%

-锑:0.10%~3.50%

-铋:0.10%~1.00%

-锶:0.10%~5.00%

-磷:0.010%~0.50%

-钛:0.10%~5.00%

-检测原理:试料经硝酸和氢氟酸分解,高氯酸冒烟后,在稀盐酸介质中采用ICP-OES进行光谱测定。

2.2方法2:EDTA容量法(适用于高镁样品)

-测定范围:镁5.00%~30.00%

-检测原理:试料经酸分解后,采用氢氧化钠分离干扰元素,氨水沉淀稀土和锰,最终通过EDTA滴定法测定镁含量。

2.3修订技术要点

1.新增元素测定:增加铝、钡、锑、铋、锶、磷、钛的检测方法,满足GB/T4137-2015、GB/T4138-2015及XB/T401-2010等标准要求。

2.优化测定范围:根据行业需求调整锰、铝、钡等元素的检测限值。

3.改进分析方法:引入EDTA滴定法,提高高镁样品的检测准确性。

4.标准化调整:优化标准溶液配制方法,调整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比性。

3.主要参与单位介绍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9)

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权威机构,负责稀土领域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该委员会由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及行业龙头企业组成,长期致力于稀土材料分析方法、产品标准及环保要求的标准化建设。本次修订工作由该委员会牵头,联合多家实验室进行方法验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结论与展望

本次标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稀土硅铁合金及镁硅铁合金的化学分析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td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