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第15讲晚清的政治变革与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
任务目标;晚清的政治变革;1.“各国归来留学生,一经朝考上蓬瀛。可怜不及格人在,如要谋差须自行。”这是一首20世纪初出现的竹枝词。试扼要释读这首竹枝词所描写的历史现象。
提示: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晚清政府通过学堂和留学生渠道选拔官员。这首竹枝词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的变革。;(一)清末新政实施的原因:;1.1902年,江南乡试有一考题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浙江乡试有一考题为:“西国法律原于罗马,沿革如何?今法律之学为科凡几?自治外法权行于通商口岸,受病甚深,规复主权宜有良策?”这些考题反映出
A.各地力图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
B.科举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途径
C.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二)清末新政的具体内容:;分析材料,论证清末“新政”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1.政治上,辛亥革命的主力——新军,就是清末“新政”时期编练的,清末“新政”的预备立宪使立宪派离心,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2.经济上,奖励实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为辛亥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3.思想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出国、建新式学堂等扩大了新思想的宣传,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视角1问题阐释——清末“新政”改革的局限性
材料1901年,清廷发布上谕:“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法治。……盖不易者三纲五常。”开始行政改革,裁汰书吏、差役,增设外务部、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新机构。1906年,清廷预备立宪仿效日本明治维新做法,推出中央新官制,其中内阁、军机处一切照旧,一些主要与宫廷皇室有关的机构,均保留不变,此后,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又出台了地方官制改革方案,并宣布该方案先在东三省试行,各省于15年内分期完成,对于此次清廷的行政改革,当时舆论大失所望,感叹:“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而东三省官制改革又直接导致清廷内部发生轰动朝野的“丁未??潮”(1907年春夏间)。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等《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清末“新政”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提示:原因:1.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2.改革的举措并未涉及根本政治制度,只是对原有体制的修补;3.改革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各派势力的矛盾和加重人民负担;4.改革缺乏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视角2信息获取——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材料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会试,下表列举了这次会试的部分考题。;探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科举考题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变化:1.考试内容以史为鉴,侧重解决现实问题;2.增加考察西方国家利弊得失的内容;3.传统儒家经典的内容比重下降。
原因:1.清末严重的统治危机,列强掀起瓜分狂潮;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3.传统的儒学经典无法解决面对的问题;4.清末新政的推动作用。;晚清经济、社会生活及文化
传承;1.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市化率增长的重心,从传统的内陆地区,沿大运河地区、军事重镇转移到沿海、沿江地区。试阐释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条件。
提示:重要条件:通商口岸的开辟。
说明:1843年至1893年,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等一系列事件后,被迫打开国门,沿海、沿江地区的港口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外国人带来近代生产经营方式和生活方式,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企业多在此创办,带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视角2问题阐释——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的推广
材料近代中国,铁路和轮船的出现并非是社会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轮船是资本主义列强强行引进的,在中国首先出现的也是外国轮船公司。铁路绝大部分靠借外债修筑,有相当部分控制权不在中国人手中。到1911年,新式交通工具的数量还很有限,相对于中国辽阔的土地及人口远远不成比例,分布也不尽合理。在经营管理以及其他方面,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摘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探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推广缓慢的原因。
提示:原因: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响;2.传统观念的抵制;3.西方列强对路权的控制;4.晚清和民国政府的政治腐败,管理落后;5.近代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对新式交通工具的需求不足。;2.编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1905年湖北新军在黄陂募兵,招募的96人中有12个监生,24个秀才;各地新军将领也多由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官派留学生充任。由此可知()
A.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B.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2课+晚清西方侵略和国家危局+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6讲+三国至隋唐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4课时+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1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9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4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19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3讲+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奠基+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5讲+秦汉的经济生活、文化与中外交流+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pptx
- 第18讲+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 第20讲+人民解放战争+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 第2课+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