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VIP

第9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6届高三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一轮复习讲义通史版;第9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及辽夏金元的统治;【阶段特征】宋元时期(916-1368年);宋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1.南宋诗人林升在他的《题临安邸》中这样描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试说明该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

提示:南宋商业发展、娱乐奢侈、偏安一隅。

时代背景:南宋与金的对峙,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激愤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1.宋初加强集权

(1)背景:统治者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措施

在中央:①分解宰相权力:中书门下仍为相府,掌行政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专掌军政权;三司专掌财政。

②军权:枢密院与“三衙”分权,枢密院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三衙”统兵但无权调兵

;对地方:

;2.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一、防弊之制——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一、防弊之制——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视角1信息获取——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

材料宋的国策,简言之是“强干弱枝”。其基本原则,约有二端:一是中央集权,使中央的各项权力如军、政、财、法等权都超越地方。二是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太祖的这套办法,在当时的确不失为救时良药,它把五代的扰攘之局,一变而为太平之世,自有其不可抹煞的价值。…………从此中央益强,地方益弱,渐至失去平衡。其后太宗以禁军伐辽,两度失败,乃至国势骤弱,外患益深,最后不得不屈膝求和…………由于宋室信用文人,科举为世所重,成为士人竞趋的对象;相反的,军人遭受卑视,其素质及社会地位,也因而日益低落。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二、王安石变法;封建政府(地主阶级根本利益);败因:①未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的剥削制度(根本);

②用人不当,执行中损害百姓利益;

③过于急进,忽视客观规律;

④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激烈反对;

⑤后期宋神宗态度动摇。;视角2问题阐释——王安石变法的经济措施

材料王安石变法的??济措施,主要是通过限制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和通过政府利用商人专营某些商业行业,来获取财政收入,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变法较多地反映中小地主和中小商人的要求,尤其是南方地主商人的要求…………总的来说,变法是代表地主阶级革新派的一种主张,其主流应该肯定。

——摘编自谷霁光《王安石变法与商品经济》

探究:材料中作者对王安石变法持何种态度?理由是什么?

提示:态度:基本肯定。

理由:1.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2.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视角3信息获取——宋代的社会教化

材料北宋儒家关中学派代表吕大钧受《周礼》《礼记》的影响,订立《吕氏乡约》。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乡规,其主要内容有四大项:一是德业相劝,即互勉于修身齐家之事;二是过失相规,如戒烟酒,戒赌博,戒斗殴等;三是礼俗相交,即乡党之间要有长幼秩序、相亲相敬之礼;四是患难相恤,以约束和规范乡民的个人行为。有学者认为,《吕氏乡约》“于君政官治之外别立乡人自治之团体,尤为空前之创制”。

——摘编自党晓虹《中国传统乡规民约及其当代转化研究》等;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乡约制度;1.表1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北宋统治者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3.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5.(2024·江苏)表1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辽夏金元的政治统治与民族

交融;;1.从辽、金朝起,政治中心的历史趋势北移至燕京(今北京),使得长城南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完全成为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向北迁徙的中原汉族人口空前增加。试从家国情怀角度说明其历史意义。

提示:从辽、金朝开始,北京逐渐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这有利于加强长城南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加强民族交融,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视角2问题阐释——元朝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大量任用儒家人士作为国家治理的栋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