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近五年中国悬疑网络剧悬念设置动因、表现与作用
一、近五年中国悬疑网络剧悬念设置动因
(一)“悬念”概念界定
悬念是悬疑类型作品创作的关键要素,悬念设置是悬疑类型网络剧创作的核心。
关于悬念这一概念的界定,从电影角度和戏剧角度出发的较多,《现代汉语》中对“悬念”一词给出释义,即人们在观着艺术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学者聂欣如在彼得乌斯关于悬念的“知觉一情绪”理论基础上提出“悬念是一种情绪”,是紧张和疑问的结合;[2]悬疑电影大师希区柯克曾提出桌下炸弹理论,表明悬念的设置与创作者提供的信息有关,强调让观众感到震惊与不期而至是悬念产生的关键;[3学者威路特也运用炸弹这一比喻来解释悬念,他在《论悬念》中从戏剧角度出发:“他埋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有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感情的,然后把它留到最后爆炸…他把戏剧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就是悬念。”[4可见,对于悬念的定义大致分为两个视角,分别从受众者和创作者的角度,给出“情感”与“技巧”的诠释。这一概念同样延续到悬疑类型网络剧的创作中,遵循情感与技法的双向配合,但因网络剧这一媒介形式与传统戏剧与电视剧等不同,还受剧集长度和观看形式等限制影响,因而将进一步基于悬疑类型网络剧特点,探究悬念设置的内在深层动因。
(二)悬念设置主要动因
1.时间的省略
网络剧具有剧集短小精悍的特点[5,观察近年来热播的悬疑网络剧,呈现出集数减少,单集时长也在缩短,想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较高质量的悬念设置,同时保证悬念一定的密集度来吸引观众,使得时间的省略是悬疑类型网络剧中悬念设置常用技巧之一。
热拉尔·热奈特(GerardGenette)在《叙事话语》中提出叙事时间理论,根据话语时间与故事时间的差距,主要把“时长”大体划分为“省略、概要、场景、停顿”四种类型,其中关于时间的省略,不仅可以使叙事节奏跌宕起伏,生成悬念,还能使叙事形态虚实结合,增强悬疑张力。《消失的孩子》(赵小鸥/赵小溪,2022)开篇以小孩莫莫的失踪,以母亲目送孩子下楼和父亲在楼下电话催促衔接,消失的过程被隐藏,悬念生成;《胆小鬼》(张晓波,2022)中有大量跳转情节,黄姝在舞台上跳舞,紧接着便是两年后的案发现场,少女成为倒在鬼楼的雪地里冰冷的身体,中间省略了更多时间,鲜活美好的生命被活吞,除悬念生成外,强烈对比也带来更大的冲击力。热奈特将省略分为“明示”和“暗示”[7时间暗示省略的技法使得悬疑类型网络剧主动推进情节、把控节奏也增强悬疑性和可看性,留给观众推论的空间。
2.认知的聚焦
网络剧具有即时性和互动性的特点8,碎片化时代下,手机等移动设备传播,更加自由,因而能时刻抓住观众目光,并让观众参与其中尤为重要,网络剧在悬念设置上,也会更加考虑受众的感受,达以聚焦的目的。
热拉尔·热奈特的聚焦理论中指出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认知关系,其中观众认知聚焦也会产生悬念,聚焦理论提出关于信息素这一重要概念,悬念的产生随着信息中心的变化而变化,观众认知聚焦则是信息素过剩情况下的表现[9,指观众所获得的信息要比人物所知的信息多时,社会处于悬念设置中的优势地位,不仅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参与进入剧情,还能有效调动观众的情感,产生或紧张或担心或惊险等复杂情绪,从而使得悬念自然生成,主要表现在同一空间和不同空间上。《消失的孩子》中,没有经济来源的袁午,为了冒领退休金而隐父亲死讯,当他决定把遗体藏在出租屋时,大伯突然到访,此时的大伯并不知情,可知晓一切的观众却一边疑惑袁午该如何处理,一边为大伯的安危担心。此外,《尘封十三载》(刘海波,2023)巧妙地利用异空间,将信息要素转移到每集开头,设置的“楔子”包含当集重要信息与线索提示来完成聚焦动作,如在楔子中仅依靠画面完整呈现了受害人柳梦遇害的过程,依次出现包含樱桃发饰、铅笔和手表的犯罪物证,进入正片空间后,当人物带着手表这一物证出现,观众根据线索呼应悄然揭秘嫌疑人,悬念在不动声色中生成。
3.序列的复合
序列是逼近悬念设置动因深层内核的关键,在近年中国悬疑网络剧作品中,悬念设置愈发体现序列与功能的应用特征,体现出悬疑网络剧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美学倾向。
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把悬念视作畸变,认为开放性序列让受众与悬念得以紧密接触,而未完成的序列则相当于一个开放性的聚合,让受众从混乱逻辑中得到情绪释放,因而悬念是一种对逻辑“补正”的过程。[0]基于巴特对序列与功能的认知,克洛德·布雷蒙(ClaudeBremond)则对此提出更进一步阐释,认为“基本序列互相结合产生复合序列”],呈现出首尾连接、中间包含和左右并连等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悬念设置的表现方式。①例如《漫长的季节》(辛爽,2023)中的悬疑事件即通过支离破碎的片段,将跨越二十年的时空碎片拼接起来,如前半段桦钢工人半夜看到带着煞气的人,在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