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纳米二氧化钛引发对盐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S511.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25)11-0073-06
盐胁迫作为一种非生物胁迫,会引起大多数植物的生化、生理和代谢变化[1],导致氧化应激并损害植物的新陈代谢、性能和生产[2],严重限制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力,是当今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3]。大多数作物对盐胁迫敏感,并对产量产生负面影响,使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4-5]水稻作为盐敏感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敏感程度在水稻不同生长和发育阶段会有所不同[6-7]。作物在盐胁迫条件下最关键的时期是种子萌发期,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受其直接影响[8]。通过种子引发技术可以增强种子在遇到逆境胁迫时的耐受性,而且引发技术简便易行,是一种经济上可行且环境友好的种子预处理方法[9]。通过种子引发处理,种子的萌发活力得以提高,种子萌发相关的生理生化代谢被激活,从而增强种子对逆境胁迫的抵抗力,提高产量[10]。近年来,纳米材料在解决农业可持续性问题方面展现出了巨大潜力[11-12],不仅能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活力,还能增强作物对非生物和生物逆境的抗性[13]。适宜浓度的纳米颗粒引发处理有助于促进大麦[14]、玉米[15]、大蒜[16]等作物种子的萌发进程,提高生物量积累,并促进种子萌发时的水分和元素吸收[17]。相关研究表明,在番茄[18]豌豆[19]油菜[20]和大豆[21]等作物中,纳米二氧化钛(TiO2-NPs)溶液处理也具有积极效果。然而,关于TiO2-NPs溶液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以黑稻为研究对象,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进行TiO2-NPs引发处理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生理的影响,旨在为提高黑稻对盐胁迫的抗逆性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纳米二氧化钛(5~10nm)购自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试水稻种子材料为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室提供的黑稻(Oryzasativa)。
1.2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3年6月14日在农业农村部甜菜品
质检验测试中心进行。选取籽粒饱满、形态完整的黑稻种子,用10%次氯酸钠溶液进行10min的浸泡消毒处理,随后蒸馏水洗涤3\~5次去除残留的消毒剂。将已消毒的种子用不同浓度(0,25,50,100mg/L)的TiO2一NPs溶液进行引发处理,记作CK、T1、T2、T3处理,24h后用蒸馏水冲洗3~5次,滤纸吸干种子表面水分,常温通风回干至种子原始水分。
引发回干种子播种在铺有2层滤纸的培养皿(直径9cm)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0mg/L和150mg/L的NaCl处理液,分别记作SSO和SS150,置于温度为(27±1)C的光照培养箱中恒温培养96h[22],选择萌发过程中4个发育阶段,即播种(干种子)吸胀(引发回干种子)、开裂(化乳即将破裂的种子)、萌发(胚根突出中的种子)的种子(图1)[23]收集样品,于-80°C保存。
1.3试验方法
1.3.1种子萌发率的测定在不同培养皿中播种100粒水稻种子,分别记录第2、3、4、5天下的种子露白数目。计算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具体公式[24-25]如下所示:
发芽势Σ=Σ(第3天萌发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率Σ=Σ(第5天萌发种子数/供试种子总数)×100%;
发芽指数。
式中:Gt为第χt天萌发种子数;Dt为对应萌发的天数。
平均发芽时间
式中:Di表示从放入培养皿之日起到第χi天的天数;
Gi表示第i天的萌发种子数。
1.3.2生理指标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26];通过蒽酮-硫酸法[7]对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对于可溶性淀粉的含量测定,采用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的淀粉含量检测试剂盒[28-29];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测定丙二醛(MDA)含量[3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遵循王学奎等的方法[31]
1.3.3激素检测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利用上海研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植物吲哚乙酸(IAA)试剂盒、植物脱落酸(ABA)试剂盒、植物赤霉素3(GA3)试剂盒对水稻种子中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含量进行定量分析。
1.4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通过SPSS26软件进行方差分析(ANOVA),以评估组间差异性,采用邓肯多区间检验进一步验证,设定显著性水平为α=0.05。为了直观展示数据分布和组间差异,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