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长蛇灸应用.pptxVIP

临床长蛇灸应用.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蛇灸的临床应用

;

源流

●罗诗荣挖掘,推向全国。

·目前四大技术流派

浙江罗诗荣

山东崇桂琴

安徽蔡圣朝

甘肃何天有;

理论基础

·1、督脉为诸阳之汇、华佗夹脊穴、背俞穴,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腰俞,共计13穴。

·2、艾灸“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神灸经纶》;

功用

·1、保健灸:

●逆灸:“无病先针灸曰逆,未至而迎之也”《针灸聚英》

“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月,喜逆灸以防

之。”《诸病源候论》

·2、治疗灸:温阳通脉,逐寒湿。

·强直性脊柱炎、慢性乙肝、慢性支气管炎、类风湿关节炎、头颈上肢疾病、心肺背胸疾病、肝胆胁肋、脾胃肠道疾病、泌尿生殖疾病、腰骶下肢疾病等。;

科别;

材料准备

·1、斑麝粉或其他药粉、药饼1—1.8克,去皮大蒜捣烂成泥500克,陈艾绒200克。

·2、保健灸宜先生姜,不容易起泡。

·3、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等需要起泡者,可用大蒜。

·*根据患者病情可把药粉用姜汁粘合做成药饼放在相应的背俞穴或夹脊穴,再在上面铺姜泥。;

长蛇灸操作

·操作时令患者俯卧,裸露背部。

·督脉穴(脊柱)上常规消毒后,涂以蒜汁,在大椎至腰俞穴处敷上斑麝粉,斑麝粉上铺5cm宽,2.5cm高蒜泥一条,蒜泥条上再铺以3cm宽,2.5cm高锥形艾炷,点燃艾炷头、身、尾3点,让其自然烧灼施灸,燃尽后,再铺上艾炷灸治。

·灸2~3壮,灸毕移去蒜泥,用湿热纱布轻轻揩干。

·灸后皮肤潮红,让其自然出水泡,在此期间严防感染。至第3d用消毒针引流水泡液,揩干后搽以龙胆紫药水,覆盖一层消毒纱布,隔日1次,直至灸疤结痂脱落皮肤愈合。

·灸后1个月内饮食忌生冷辛辣、肥甘厚味及鱼腥发物等。慎洗冷水,可用温水避风寒,忌房事,全休1个月。;

长蛇灸流程

·1、粉碎

·2、铺姜

·3、铺艾

·4、点火

·5、燃烧

·6、清除后;

药粉

·斑麝粉由麝??50%,斑蝥粉20%,丁香粉15%,肉桂粉15%组成。

·腰痛药粉:川乌15、草乌15、熟地30、白芍15、细辛10、威灵仙10、防风10、伸筋草

30、川芍30、木瓜30、川牛膝15、当归15、桂枝6(将中药按上述比例配好研细末,加姜汁做成药饼备用)。

·风湿散:防风、川乌、细辛、川芎、羌活、独活、桂枝、地龙各30克,松节、乳香、没药各20克,伸筋草50克,全蝎15克,冰片3克,共研细末备用。

·腹泻散: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葛根、车前子各100克,桔梗、炙甘草各50克,诸药研末备用

·透骨散:人工麝香1g,穿山甲6g,白芥子6g,丁香10g,威灵仙15g研细末备用

·扶正通督散:补骨脂50g,肉桂15g,地龙12g,没药、木香各10g,冰片3g,共研细末备用;

药粉

·慢性盆腔炎采用少腹逐瘀汤:茴香2g,延胡索3g,没药6g,当归9g,川芎6g,官桂3g,赤6g,蒲黄9g,五灵脂6g。将药物粉碎成末备用。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党参、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葛根、车前子各100g,木香、炙甘草各50g,藿香60g,黄连、秦皮

各100g,制附片20g,人工麝香0.2g,冰片2g,诸药共研细末备用。

·温经止痛散:柴胡、香附、白芍、当归、牛膝、益母草、元胡各

100g,生蒲黄、灵脂、木香、炮姜、艾叶各60g,冰片5g,研为细末,装盒备用。

O;

麝香;

操作细节事项

·1、斑麝粉是否应用:需要起泡时多应用。

·2、蒜泥或姜泥之下铺纸:桃花纸薄而半透明,亦可不用。

·3、蒜或姜的数量:一般500克到800克,宁多一点勿少。

·4、蒜泥或姜泥宽度约3指宽,一指半厚,天气较凉可,可将姜泥加热至感不凉为度。

·5、注意灸炷的粗细:

·6、面筋:为防止姜或蒜泥散落,可在两侧敷以面筋

·7、施灸之时疼痛较甚,如果为强直性脊柱炎,病痛较甚者,为发泡而灸量较大者,可灸前40分钟肌注曲马多。

·8、燃尽之艾灰可直接以压板轻轻压姜泥之上,直接放置艾绒。;

长蛇灸的禁忌症

·1、主要为各种实症(咳黄痰、发热、肺部感染、支气管扩张、咯血者暂不宜用此法)。

·2、皮肤过敏及特殊人群如孕妇、幼儿等。

·3、便秘或痔疮者,需要慎用,会加重症状。;

注意事项

·1、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生冷、腥膻、刺激之品。

·2、戒烟、酒

·3、慎食大量肥甘滋腻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