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的急性护理.docxVIP

哮喘的急性护理.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哮喘的急性护理

一、背景:被“卡住”的呼吸,不容忽视的危机

在呼吸科门诊,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位中年女性扶着胸口踉跄进来,说话断断续续:“大夫……我……我喘不上来气……”;或是家长抱着脸色发白的孩子,急得声音发颤:“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就咳得停不下来,气都抽不上!”这些都是哮喘急性发作的典型画面。哮喘,这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的“隐形杀手”,看似“来去匆匆”,实则每一次急性发作都可能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从病理本质来说,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会让气道变得异常敏感。就像一根原本柔软的水管,长期被“锈迹”(炎症细胞)侵蚀后,稍微遇到冷空气、花粉、尘螨这些“小石子”刺激,就会突然痉挛收缩,管腔变窄;同时管壁还会“渗水”(黏液分泌增多),进一步堵塞通道。这时候,患者就会出现喘息、咳嗽、胸闷,严重时甚至会因为缺氧而意识模糊——这就是急性发作。据统计,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其中每年因急性发作导致的死亡病例超过25万,而我国哮喘患者数量已超4500万,且仍在逐年上升。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担忧与恐慌:一次看似普通的“喘憋”,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二、现状: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急性护理的挑战

按理说,只要规范管理,80%以上的哮喘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控制,急性发作频率能大幅降低。但现实却很骨感。在基层医院的急救记录里,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案例:65岁的张阿姨,多年哮喘却从未规律用药,只在“喘得厉害”时喷两下沙丁胺醇;12岁的小明,家长觉得“激素有副作用”,擅自停用医生开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结果一次感冒诱发重度发作,在急诊抢救了3小时;还有患者把“不咳嗽”等同于“病好了”,自行减药停药,最终导致急性发作时症状更重、治疗更难。

这些现象折射出当前哮喘急性护理的三大痛点:

第一,患者认知严重不足。调查显示,超过60%的患者不了解哮喘的慢性炎症本质,误以为“不发作就是好了”;近40%的患者不能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比如喷药时不深吸气,导致药物只停留在口腔);还有部分患者对激素治疗存在“谈激素色变”的误区,宁愿硬扛也不愿规范用药。

第二,基层医疗资源不均。在一些偏远地区,基层医生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评估能力不足,可能将重度发作误判为轻度,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部分医院缺乏肺功能检测仪等设备,无法快速评估患者气道阻塞程度。

第三,院前急救体系薄弱。很多患者急性发作时,家属第一反应是“赶紧送医院”,但在等待救护车或转运途中,往往因为没有正确的应急处理(比如让患者保持坐位而非平躺,或没有及时使用急救药物),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曾有位患者家属,在转运时怕患者“冻着”,给患者裹了厚厚的被子,结果加重了缺氧,送到医院时已经出现意识障碍。

三、分析:抽丝剥茧,看清急性发作的“导火索”与“连锁反应”

要做好急性护理,首先得明白:哮喘为什么会突然“爆发”?常见的诱因可以归纳为“内外夹击”——

外部诱因:最常见的是过敏原暴露,比如春季的花粉、家里的尘螨、宠物皮屑;其次是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感冒),会直接刺激气道炎症;还有冷空气、油烟、香水等刺激性气体,运动时的过度通气,甚至情绪激动(比如大哭、大怒)都可能成为“导火索”。曾有位患者,就是因为和家人吵架后情绪激动,诱发了急性发作。

内部因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炎症控制不佳。如果平时没有规律使用抗炎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气道里的炎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就会持续“活跃”,气道黏膜处于“高敏感”状态,稍微一点刺激就会触发“多米诺骨牌效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物质→气道平滑肌痉挛→黏液腺分泌亢进→气道水肿→管腔狭窄→通气障碍→缺氧。

从症状发展来看,急性发作是一个动态过程。轻度发作时,患者可能只是轻微喘息,能连贯说话,活动不受限;到了中度,说话会断断续续,走路都费劲,能听到明显的哮鸣音;重度发作时,患者会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只能单字说话,甚至出现口唇发绀(嘴唇发紫);最危险的是危重度,患者可能意识模糊、哮鸣音减弱(因为气道几乎完全堵塞,气流太少发不出声音),这时候如果不及时抢救,随时可能呼吸心跳骤停。

四、措施:分秒必争,急性发作的规范化急救流程

在急诊室,我们常说“哮喘急性发作的抢救,时间是以分钟计算的”。一套规范的急救流程,能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这个流程可以概括为“评估-分级-干预-监测”四步走。

(一)快速评估:抓住关键指标,判断病情轻重

评估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回答三个问题:患者现在有多严重?有没有生命危险?需要立即做什么?

-症状评估: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正常成人12-20次/分,急性发作时可达30次/分以上)、能否完整说话(能说整句话是轻度,只能说单词是中度,单字都说不出是重度)、是否有辅

文档评论(0)

甜甜微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好好学习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9月06日上传了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