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洁牙知情同意书(参考).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洁牙知情同意书(参考)

患者姓名: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就诊日期:_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一、超声洁牙操作概述

超声洁牙(超声龈上洁治术)是通过超声洁牙机高频震荡(频率通常为25-30kHz)的工作头,将附着于牙齿表面的牙石、菌斑及色素震碎并清除的口腔基础治疗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能量结合工作头与牙面的接触,配合水雾冲洗(降低温度并冲散碎屑),实现高效、微创的牙面清洁。

本操作的主要目的包括:(1)去除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物,预防或控制牙龈炎、牙周炎进展;(2)清除烟斑、茶渍等外源性色素,改善牙齿外观;(3)为后续牙周治疗(如龈下刮治)或修复治疗(如牙冠修复)提供清洁的术区环境;(4)通过口腔卫生指导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维护习惯。

操作全程约30-6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牙石量、患者配合度调整),具体流程如下:

1.术前准备:医生通过口腔视诊、探诊及牙周探针检查(测量牙周袋深度、记录牙石分布及牙龈炎症程度)评估患者口腔状况;确认患者无超声洁牙禁忌症(详见第三部分);使用高温高压灭菌的超声工作头(一人一用一灭菌)、口镜、探针等器械;患者含漱0.12%氯己定溶液1分钟进行口腔预处理,降低操作中细菌气溶胶扩散风险;医生穿戴无菌手套、护目镜及防护面罩,完成手卫生消毒。

2.操作实施:医生将超声工作头轻触牙面(与牙面呈15°角),启动设备后通过调节功率(根据牙石硬度选择低-中-高挡)震荡清除牙石;优先处理下颌前牙舌侧(牙石易堆积区)、上颌磨牙颊侧及邻面等重点区域;操作过程中持续使用水雾冷却工作头(避免产热损伤牙周组织),并冲洗碎屑;对于顽固牙石(如龈下1-2mm浅在牙石),医生会调整工作头角度轻柔处理,避免过度深入龈沟;牙石清除后,使用橡皮杯配合抛光膏(含细颗粒硅石)对牙面进行抛光,减少菌斑再附着。

3.术后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口腔残留碎屑;检查牙面是否有遗漏牙石(通过探针滑动感确认);观察牙龈出血情况(正常操作后牙龈可能有轻微渗血,10分钟内可自行停止);向患者反馈洁治结果(如牙石分布特点、牙周健康状况),并进行个性化口腔卫生指导(包括巴氏刷牙法示范、牙线/牙缝刷使用方法、建议的刷牙频率及力度等)。

二、超声洁牙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牙石(龈上牙石)或菌斑堆积明显,伴或不伴牙龈红肿、出血(如慢性牙龈炎);

2.牙周炎患者的基础治疗阶段(需结合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

3.口腔异味(由牙石或菌斑引起的口源性异味);

4.牙齿外源性色素沉着(如烟渍、茶渍、咖啡渍);

5.口腔修复治疗前的准备(如镶牙、种牙前需清洁牙面);

6.健康人群的口腔定期维护(建议每6-12个月一次)。

(二)禁忌症

绝对禁忌症(禁止进行超声洁牙):

1.急性传染病活动期患者(如活动性肺结核、甲型肝炎、梅毒急性期、艾滋病病毒载量未控制期等),避免操作中产生的气溶胶导致交叉感染;

2.未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友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且国际标准化比值INR>3.0),可能导致操作后牙龈出血不止;

3.安装心脏起搏器(传统型非屏蔽式)患者,超声洁牙机的电磁辐射可能干扰起搏器正常工作,引发心律失常;

4.严重未控制的全身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3个月内、不稳定型心绞痛、未控制的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未控制的糖尿病(空腹血糖>11.1mmol/L)、重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操作可能诱发全身性并发症;

5.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或出血);

6.精神疾病未控制患者(无法配合操作,可能导致误吞器械或损伤)。

相对禁忌症(需评估后谨慎实施):

1.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60mmHg且舒张压≤100mmHg),操作前需确认近期血压监测记录,操作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2.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建议操作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预防感染;

3.孕妇(妊娠4-6个月相对安全,妊娠1-3个月及7-9个月需避免,因操作刺激可能诱发流产或早产);

4.安装新型屏蔽式心脏起搏器患者(需确认起搏器型号及说明书中是否允许超声洁牙,建议术前与心内科医生会诊);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操作中水雾可能诱发咳嗽,需调整体位(半卧位)并缩短操作时间);

6.牙齿严重敏感(如重度磨耗、楔状缺损)患者,需

文档评论(0)

伍四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