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模拟练习.docxVIP

2025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模拟练习.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模拟练习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5分)

1.字音辨真假(4分)

下列每组词语中,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找出并改正。

A.狞笑(nìng)B.搀扶(chān)C.跌撞(diē)D.吞没(mò)?

(错误:_____,改正:_____)

A.流淌(tǎng)B.喃喃(nán)C.自作自受(zuō)D.皱眉(zhòu)?

(错误:_____,改正:_____)

2.根据拼音写词语(6分)

páoxiào()的洪水冲毁了村庄,老支书sǎng()子都喊哑了,脸上布满zhòu()纹,却依然坚守在桥头。

桑娜感到xīnjīngròutiào(),因为丈夫出海未归,她tǎntèbùān()地等待消息。

3.词语辨析与运用(8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老人(????)地站在路口,望着远方。(沉思?/?沉默)

-桑娜(????)地将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果断?/?犹豫)

(2)将画线部分替换为成语(4分)

-洪水来势凶猛,不可抵挡。()

-桑娜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4.句子练习(9分)

(1)将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2分)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环境描写表现“紧张的气氛”(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改病句(4分)

-读了《穷人》这篇课文,使我很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上摆满了茄子、苹果、西瓜和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内容与文学常识(8分)

(1)《桥》一文中,老汉两次“吼道”的原因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色的鱼钩》赞扬了老班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

(3)《回乡偶书》中表现诗人离乡已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35分)

(一)课内阅读《穷人》节选(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第一段中,“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桑娜怎样的品质?(3分)

第二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列举的省略?B.表示语意跳跃?C.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桑娜的心理变化经历了哪些阶段?请简要概括。(4分)

文中“温暖而舒适”的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4分)

结合全文,你认为桑娜和渔夫是“穷人”吗?请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课外阅读《烛心》(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①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②“笃、笃、笃”,小莉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③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④“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这样的邻居真让人无语……这不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明天说不定还来借什么。不,不行!”小莉的脑子急速地转着。

⑤“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⑥“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红红的蜡烛。

⑦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莉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小莉怎样的心理?(4分)

小莉的心理变化过程是(????)(3分)

A.反感—猜疑—拒绝—惊讶—愧疚

B.猜疑—反感—拒绝—愧疚—惊讶

C.反感—拒绝—猜疑—惊讶—愧疚

D.猜疑—反感—拒绝—惊讶—愧疚

本文设置的悬念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文章结尾,小莉为什么“不敢与孩子对视”?(3分)

请根据文章内容,续写小莉接下来的心理活动或action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