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
PAGE1
八年级语文上册(2024统编版)
第三单元山川之美单元主题阅读
?
?
主题解读
单元主题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自然山水,或清幽,或雄奇,或秀丽,均显造化之妙;深入其中,总能让人流连忘返,引起无限的情思。古代诗文中有很多歌咏山水的优美篇章,阅读这类作品,可以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感受文言之美。要反复诵读,体会古诗文的韵律,并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领略山川风物之灵秀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
?
知识梳理
写景抒情类诗文
写景抒情的诗文,顾名思义,就是作者根据其所见,结合其所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进而大笔一挥,落笔而成的诗歌和文章。这类诗文中作者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作者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阅读写景抒情的诗文,我们要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文意境,感受山川风物之灵秀,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
任务一:积累文言词汇,学会翻译句子。
阅读文言文,只有先疏通文意,才能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而疏通文意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学会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可运用以下六种方法:
(1)留字法: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庙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保留不译。例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为地名,保留不译。
(2)对译法:将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改为双音节词,对译出来。可在原来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语素,组成一个双音节词;也可把原来的单音节词换成一个新的双音节词。例如:“虽乘奔御风”,将“虽”译为双音节词“即使”。
(3)拆字法:文言文中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有时恰好是现代汉语中第一个双音节词,翻译时要把这两个单音节词拆开翻译,不可直接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例如:“尔辈不能究物理”(《河中石兽》),“物理”为两个单音节词,“物”译为“事物”,“理”译为“道理”“规律”,翻译时应拆开。
(4)增补法:增补文言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的内容。例如:“清荣峻茂”,翻译时应补充省略的主语,即(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5)删字法:文言文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有的是语气助词,有的表示停顿或补足音节,有的起连接作用,翻译时可删除。例如:“久之,目似暝”(《狼》),其中的“之”补足音节,无实际意义,不译。
例如:“问女何所思”(《木兰诗》)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问女所思何”,译为“问木兰在想什么”。
任务二:抓住景物特征,感受诗文意境,分析文章情感。
一、抓住景物特征
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经常抓住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景物的形态、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点迸行描写,季节不同,景物就会有丕同的特点,季节相同的不同区域,景物的特点也大有差别。
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山的连绵、高峻可见一斑。
写水,则根据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如写夏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水流迅猛、湍急的特点。
正是因为《三峡》作者抓住了三峡景物最主要的特征,才使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尽收眼底,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作者描绘庭院的月景,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月色之明;“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在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记承天诗夜游》作者抓住月光的空明澄澈,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之景。
那么我们如何分析景物的特点呢?
(一)抓关键词句
1.找到文中概括景物特点的词句
(1)《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异”二字直接概括了山水的独特之处,是全文景物描写的总纲。
(2)《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美”字,概括了所有景物的特点。
2.找到文中具体描绘景物的词句
《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入云”写山之高峻,“见底”写水之清澈,具体勾勒出山川的壮丽与澄澈。
3.找到文中用的妙的词语
(1)动词-《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争”字赋予黄莺人的情态,生动写出早莺抢占向阳树枝的活泼场景,凸显春日的生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技术》全套教学课件.pptx
- 第三单元基于算法的编程基础 第6课 生活中的算法-查找与排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青岛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docx VIP
-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pdf VIP
-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1年修订).pptx VIP
- 3m直尺平整度检测记录表.docx VIP
- 施工现场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表.xls VIP
- 2025_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一次月考[陕西专用 北师大版九上:特殊四边形 一元二次方程 概率].docx VIP
- 产品售后服务体系.docx VIP
- 12SS508混凝土模块式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docx VIP
- 新02S3图集集合图.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