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脑血管报警症状表现及早期预防.doc

临床脑血管报警症状表现及早期预防.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脑血管报警症状表现及早期预防

很多人偶尔会出现头麻、手麻的情况,大多以为是久坐、睡姿不对导致的,活动一下就没当回事。但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是伴随其他异常,很可能是脑血管在“报警”——脑血管疾病早期信号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等到症状加重时,可能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以下6个信号,尤其需要警惕,发现后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反复头麻、伴随头痛加重

普通疲劳引发的头麻多是短暂的,若头麻频繁出现,还伴随单侧头痛、胀痛或“跳痛”,且疼痛频率变高、程度加重,可能是脑血管供血不足,或颅内血管压力异常的表现,需排查脑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等问题。

2.手麻+单侧肢体无力

比如拿东西时突然握不住(如筷子、手机掉地上),或感觉一侧手臂、腿部沉重、无力,甚至走路时单侧腿“拖步”,这可能是脑部运动神经受影响的信号,是脑梗等疾病的典型早期表现之一,哪怕症状几分钟内缓解,也不能掉以轻心。

3.突然眩晕、站立不稳

不是“蹲久了站起来晕”的体位性低血压,而是毫无征兆的眩晕——感觉周围环境在旋转,或自己在“晃”,甚至站立时要扶着东西才能稳住,还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这种情况可能是脑血管狭窄导致的后循环供血不足,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脑干、小脑等关键部位的病变。

4.说话含糊、舌头“打卷”

突然出现说话不清晰,比如想表达却“咬字不准”,或感觉舌头僵硬、说话费力,别人听不清你说的话;甚至喝水、吃饭时出现呛咳,这是脑部语言中枢或吞咽中枢供血异常的信号,提示脑血管可能存在堵塞或缺血问题。

5.视力突然模糊、“眼前发黑”

短暂性的视力异常,比如突然看不清东西、眼前出现“黑影”(像有东西挡着),或单侧眼睛突然“发黑”,几秒到几分钟后又恢复正常。这并非眼科问题,而是脑血管供血不足影响了视觉神经,医学上称为“一过性黑矇”,是脑梗的重要预警信号。

6.睡眠中频繁“憋醒”、晨起头晕

若晚上睡觉时经常因为胸闷、憋气醒来,或晨起后感觉头晕、头沉,半天缓不过劲,可能是夜间脑血管供血不足,或睡眠中呼吸暂停(缺氧)加重脑血管负担,长期如此会增加脑梗、脑出血的风险,尤其适合肥胖、打鼾严重的人群。

最后需要提醒:以上信号并非绝对指向脑血管疾病,也可能与颈椎病、神经压迫等问题相关,但“宁可多排查,不可忽视”。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或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一旦出现上述1-2个信号,建议及时做头颅CT、颈动脉超声等检查,早发现、早干预,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而早期预防则能减少对脑血管的损伤,降低堵塞或破裂风险,需从“控制风险、改善习惯、定期监测”三方面入手,具体可参考以下方法:

一、控制基础疾病(核心预防手段)

基础病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需长期管理:

高血压:定期测血压,遵医嘱用降压药(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将血压稳定在140/90mmHg以下(高危人群需更低),避免忽高忽低。

糖尿病:通过饮食、运动或药物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建议<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7%,减少高血糖对血管的长期损伤。

高血脂:少吃高油、高胆固醇食物,必要时用降脂药(如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高危人群需<1.8mmol/L)。

房颤:房颤患者需遵医嘱抗凝,预防血栓形成,避免血栓脱落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

二、改善生活习惯(日常防护关键)

1.?饮食:低油、低盐、低糖,多护血管食材

少吃油炸、腌制食品(每日盐摄入<5g),少喝含糖饮料;多吃全谷物(燕麦、糙米)、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水果(蓝莓、苹果),以及富含Omega-3的食物(深海鱼、坚果),帮助调节血脂、保护血管内皮。

2.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选择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次30分钟,每周5次,避免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3.戒烟限酒,远离血管“杀手”

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风险,必须彻底戒烟;饮酒需限量,男性每日酒精摄入<25g(约啤酒750ml),女性<15g(约红酒150ml),最好不喝。

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从来不是“突击式”的补救,而是融入日常的“细水长流”——它藏在每一顿少盐少油的饭菜里,藏在每天30分钟的快走中,藏在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的坚持里,更藏在对身体早期信号的重视中。

没有“一劳永逸”的防护,却有“久久为功”的安心。尤其对于有基础病、家族史的人群,与其等风险找上门,不如从现在开始,把控基础病、改善习惯、定期检查。毕竟,健康的脑血管,才是我们安稳生活的“底气”。愿每个人都能把预防做在前面,护好脑血管,守住好身体。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