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读全词。

2.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豪情壮志。深入文本,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培养诗词鉴赏能力。

3.把握总结本词内容和情感,感受以革命志士为先锋的时代强音和奋斗情怀,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诗词情感诵读、欣赏与评价。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朗读法

四、教学用具

教案,课本、课件(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教师:同学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将一起开展一段新的学习之旅。惟愿你们青春的“书生意气”、激扬的“指点江山”都能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青春!

课件展示:齐读《忆秦娥·娄山关》,初步感受伟人情怀;再次齐读《沁园春·雪》,回顾旧知,进一步感受。

(二)教师提问检查课前预习(关于伟人的相关知识、写作背景)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搜集的资料

教师总结并补充

(三)教师讲解关于“词”的相关知识

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旧知,老师利用课件进行补充,搭建诗词的完整框架

(四)初步感知,朗读文本

1.初步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2.教师正音,再次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连)

3.听名家朗读(要求:节奏划分,字词轻重,语句抑扬,可小声跟读)

4.教师出示朗读节奏,指导重点字词语句(必要时个别句子范读,学生跟读)

5.学生再读(要求:节奏,抑扬,情感)

6.教师评价总结

(五)整体赏析

教师提问:

1.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圈点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语。

2.请同学们结合全词,展开想象,看看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根据内容给各幅画加个小标题。

(小组合作探究,预计时间:6分钟)

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观点想法,教师指导

【明确】

1.上片:立、看、怅、问下片:携、忆、记

往昔事眼前景

往昔事

眼前景

“看”“忆”,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

2.四幅图: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六)赏析上片

1.教师:“独立寒秋图”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明确】人物、时间、地点、环境

2.教师:作者站在橘子洲头,他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山、林、江、百舸、鹰、鱼、万类

3.教师: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景物?诗人非常讲究炼字。上片中,锤炼得十分精彩的字有哪些?并具体分析表达效果,按要求填写表格。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根据示例填写。(预计10分钟)

【明确】

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重叠之态;

遍——红之广,写出红得广阔,红得彻底的景象

层——林之密

染——拟人手法,写出秋景红色之深

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

透——写出了湘江之水清澈见底的特征

……………

图片展示,学生欣赏

色彩鲜

静景动景远眺——山上——远景(万)山(红

静景

动景

远眺——山上——远景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俯瞰——水底——低景仰视——天空——高景近观——

俯瞰——水底——低景

仰视——天空——高景

近观——江中——近景

(领字)

5.思考: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美丽壮阔的秋景,生发出什么感慨?

【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一个“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

6.思考:最后三句在起什么作用?

【明确】内容上,这一问透露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赏析下片

7.下阕开头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阕的写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明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8.请说说对“峥嵘岁月”的理解。

【明确】峥嵘,本来形容山势高峻。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9.思考:下片塑造了一群怎样的人?词人借对人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

“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反动军阀、官僚,救国救民,敢于斗争

10.词人刻画这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写出了“同学少年”的精神面貌、战斗风姿和高尚志趣,

文档评论(0)

新知汇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打造原创精品,用真诚服务每位需求者。让您省时、省心、省力,让时间更有价值。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