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少年主要心理问题与案例分析

当代青少年推动老师“前进”当代青少年的具有较强的爱国情感

当今青少年的主要心理特点怕吃苦意志力薄弱自我意识太强承受挫折能力差自控力差责任感差

学习问题同伴关系的困惑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迷恋网络游戏早恋问题当今青少年的主要心理问题

01学习焦虑02学习疲劳03厌学学习能力不足考试焦虑一、学习问题

学习焦虑: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初高中学生普遍感受学习带来的压力。小文诉说着自己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我每天上课都听不进去,自习看不进书,想到考试就害怕。”小文从普通中学考入某重点高中就读,一直很努力,也很要强,但成绩却不能名列前茅,于是开始怀疑自己,觉得自己太笨。面临本次期中考试,她不敢想象会有怎样的结局,故不能集中精力复习,想到考试便害怕。“从小学到初中,我学习一向很优秀,获得过很多赞誉,同学们认为我‘有学习的天赋’。但现在,当我在休息时间看书时,同学就会说:‘你好认真哟’,我很不喜欢听这样的话,我觉得他们似乎在说:‘你好笨,付出了这么多的时间,只考了这样的成绩。’“他人的一举一动对我的触动很大,当我看到其他同学做的题目或复习的内容和我做的或复习的不一样时,我就会想:他们看的资料我都没有看过,时间来不及了。想到这些,我就会很不平静,感到自己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好像什么都没有复习。”

学习疲劳据有些学生反映:他们经常一捧起书本就头疼、恶心,心情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混乱,夜间常有失眠发生,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这种问题多是由学生长期处于过度紧张和疲劳状态造成的。

厌学这类学生的口头禅是“我真不知道学习有什么意思”,“我对英语烦透了”等等,他们对学习或某一学科极度的厌倦,认为它枯燥无味、没有乐趣可言。

学习能力不足一部分学生注意力很难集中,不善于倾听,作业速度慢,漏做作业,对知识的理解肤浅而片面,初高中学生会出现不适应初中、高中学习,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考试焦虑01许多学生诉说自己甚至在考试前些天就紧张心悸,考试过程中起初也很慌乱,但慢慢能平静下来,进入状态。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兴奋性紧张,如果适度,可以促使学生发挥高水平。但有些学生考试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跳加速、血压升高、思维混乱,导致考试失利,成绩远不如平日,这便是一种需要矫治的病态心理。02

想象给人暗示作用心理实验

同伴关系的困惑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如事事处处以“我”为中心,对人苛求,好嫉妒,爱猜忌别人;拉帮结伙,攻击他人;胆小羞怯,不善于与人沟通等等。这些不当方式都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早恋01处理方式:02成绩下降采取对策03观望04成绩不降或进步继续观望05

01手机带来的心理问题02家长:手机是跟“绳”,“拴着”孩子放心03学生:手机是工具,联络家长方便04学校:手机扰课堂,黄信息害了孩子

学生使用手机弊端手机成为考试作弊的工具。0403一些短信内容不健康,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之间会形成一种炫耀、攀比的心理。0102会影响学习,破坏课堂纪律。

《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说,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标准》严格界定了网瘾症状表现,即: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等共七项标准。其中一项量化的指标是平均每天连续使用网络达到或超过6小时,而且这种症状达到或者超过了三个月。01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陶宏开:我不认为青少年网瘾是精神问题,它不是精神病,是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习惯的问题,我们解决网瘾问题要通过重塑人格叫做心理的沟通和行为矫治,而不是用药物来治疗孩子的网瘾。02五、迷恋网络游戏

学校个案辅导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技术行为矫正技术行为矫正是指通过适当的强化手段,增进学生积极行为的发生,减少并逐步克服不良行为的一种技术。

01确定目标行为(不良行为、积极行为)02建立目标行为(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03建立行为基准线04实施强化干预05效果评估与反馈2、行为矫正的程序

正强化: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时给予正性强化物(即人们所喜欢的事物),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的过程。01负强化:一个具体行为的发生时拿掉负性强化物(即人不喜欢的事物,或厌恶的刺激),导致了这个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的过程。02消退:在一个确定的情景中,行为者产生了以前被强化的反应,如此时行为出现后,并不跟随相应的强化,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的情景时,该行为发生的概率减少。03代币制法:是一种利用强化原理促进更多的适应性行为出现的方法。043、实施行为矫正的强化技术

代币制法举例学习与守纪情况获代币1、按时完成作业,书写端正小五角星一颗2、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