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V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

1.朗读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培养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第一课时;

东汉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动荡不安的时代。政治的腐朽、战争的频发,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文学领域也呈现出独特的风貌。文人墨客们用诗歌记录下时代的沧桑巨变,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抱负。《庭中有奇树》从一位思妇的角度,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相思之苦;《龟虽寿》则以曹操的口吻,展现了一代枭雄不服老、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接下来,让我们穿越时空,领略这两首诗的独特韵味。;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选自《文选》卷二十九(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6年版)。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501—531)主持编选的《文选》,是一组五言古诗,作者不详,一般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

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译文:

庭院中有一棵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儿开得繁盛。我攀引枝条摘下一朵花,要把它馈赠给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襟袖,可路途遥远却不能送达。

这花有什么珍贵?只是离别太久,想借着它表达思念罢了。;

三、四句写女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的情景,刻画了一个闺中思人、惆怅万分的怨妇形象。;

五、六句描绘了一幅???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

花香盈袖的画面。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执花伫立良久,表现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七、八句是女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

等景物。“绿叶发华滋”中的“滋”

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

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一个“思”字,可谓

诗眼,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

远行人的思念。;

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

朵本应愉悦地欣赏,但此时思念之人却在远方,使这愉悦之情变淡了,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5.诗歌采用何种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1)反衬:诗歌开头四句描绘了春日叶绿花盛的景象,一切都欣欣向荣,然而置身其境的是一个幽怨的思妇,美好的景致更反衬出思妇内心的愁苦。

(2)抑扬结合: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最后,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

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

主旨归纳

这首诗运用比兴的写作手法,由树及叶,由

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表达了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

发华滋

折其荣

莫致之感别离;

《龟虽寿》;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

(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今存二十首,都是乐府歌辞。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古直悲凉。四言诗成就尤其突出,今有《曹操集》问世。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

本诗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最后一章即第四章。;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神龟的寿命虽然长久,但也有死去的时候;

神蛇尽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