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VIP

磐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磐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潮汐(xī)羁绊(jī)鲜为人知(xiān)

B.追朔(sù)纽带(niǔ)锲而不舍(qiè)

C.澎湃(pài)殒落(yǔn)恪尽职守(kè)

D.踱步(duó)阴霾(mái)相形见绌(c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惟妙惟肖气宇轩昂毫不犹豫

B.锐不可挡历历在目水波不兴

C.按步就班长途跋涉锲而不舍

D.历害卓著再接再励美仑美奂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老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取得的成就,可谓罄竹难书。

B.面对困难,他毫不气馁,反而迎难而上。

C.他的演讲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令听众如痴如醉。

D.这幅山水画的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军事著作,作者为孙武。

C.《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由司马光主持编纂。

D.《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为曹雪芹。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B.他的演讲精彩极了,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是否坚持锻炼身体,是能否拥有健康体魄的关键。

D.我们要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以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这位老艺术家的一生,______了无数艺术珍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2)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他______冷静,迅速制定了应对方案。

(3)这幅画的色彩搭配______和谐,令人赏心悦目。

A.创造沉着融洽

B.创作沉着融洽

C.创造沉稳融洽

D.创作沉稳和谐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B.《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移山的故事,赞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C.《背影》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D.《敬业与乐业》中,作者梁启超强调了敬业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敬业才能乐业。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喜欢读书、看报、下棋、游泳,这些都是他的爱好。

B.老师问:“你为什么迟到了?”他说:“因为我早上起晚了。”

C.今天天气真好,阳光明媚,万里无云,真适合出去游玩。

D.他拿着一本书,边走边看,仿佛进入了书中的世界。

9.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B.他的声音洪亮,像洪钟一样。

C.这座山峰高耸入云,直插蓝天。

D.春风吹拂,柳枝轻摇,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夜思》中,诗人李白通过描写床前明月光,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B.《望岳》中,诗人杜甫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豪情壮志。

C.《赋得古原草送别》中,诗人白居易通过描写草原上的送别场景,表达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D.《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词人苏轼通过描写月宫中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______,不令而行;令而不从,谓之______。”出自《论语·子路》。

2.《论语》中,孔子曰:“______,其利断金。”

3.《桃花源记》中,桃花源的人们“______,悉如外人”。

4.《陋室铭》中,刘禹锡写道:“______,往来无杂宾。”

5.杜甫的《春望》中,“______,恨别鸟惊心。”

三、默写题(每空1分,共10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

2.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3.______,谁家玉笛暗飞声。

4.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5.______,正是江南好风景。

四、文言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乙】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学而时习之,______。

(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

(3)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______。

(4)苟富贵,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苟富贵,无相忘。

3.甲文和乙文分别体现了孔子和陈涉怎样

文档评论(0)

莫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