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VIP

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赏析与习题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赏析与习题解析

一、词作原文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宋?李清照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二、白话译文与情感转译

白话译文

丝绸罗衣被泪水浸透,脸上的脂粉也混着泪痕沾满衣衫。送别时反复吟唱的《阳关三叠》,仿佛唱了千百遍仍未停歇。人们都说前路山高水长,行至此处却已山路断绝。潇潇秋雨之中,我独自寄宿在孤寂的驿馆,听着雨声难眠。

离别的愁绪搅得心神不宁,竟全然不记得临行饯别时,酒杯里斟了多少深浅不一的酒。还好可以托南飞的鸿雁传递书信,毕竟东莱(莱州)不像蓬莱仙山那样遥远缥缈,总会收到彼此的消息。

情感转译

这首词如同李清照在雨夜驿馆写就的一封有声书信,译文不仅追求字面准确,更注重传递三层情感递进:从脂粉满的具象泪痕到千千遍的听觉记忆,是离别瞬间的情感爆发;从山又断的空间阻隔到孤馆的孤寂感受,是旅途独处的凄凉蔓延;从方寸乱的心神不宁到凭过雁的自我慰藉,是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情感升华。

三、重点字词注释与文化解码

蝶恋花:词牌名,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句,押仄声韵。本词上下阕结句馆远同属仄声韵部,符合格律要求。

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是北宋时期青州至莱州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作为青莱古道上的官方驿馆,这里曾见证无数旅人离别,李清照在此写下的词作成为昌乐地方历史的珍贵文献。

四叠阳关:即《阳关三叠》,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成的送别曲,因反复叠唱三次而得名。四叠可能指演唱时增加的前奏或尾声,形容送别时反复吟唱的不舍之情。

萧萧微雨:萧萧形容雨声淅沥,与李清照后期词作梧桐更兼细雨(《声声慢》)的雨景描写一脉相承,共同构建了她词中的雨世界意象。

孤馆:孤寂的驿馆。孤字既是对馆驿环境的写实,也是词人内心孤独感的投射,在唐宋诗词中,孤馆常与漂泊、思乡主题相关联。

方寸乱:指心绪不宁。方寸代指心脏,古人认为心是思维器官,故以方寸乱形容内心的慌乱。

东莱:即莱州(今山东莱州),当时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此行目的地。

蓬莱:神话中的仙山,传说位于东海,凡人难以抵达。此处以蓬莱的虚幻遥远反衬东莱的可及,表达对书信相通的期盼。

四、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杰出女词人。其创作以靖康之变(11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写闺阁生活与夫妻情致,风格清丽明快;后期历经国破家亡、丈夫病逝,作品转向悲苦沉郁。本词创作于宣和三年(1121年)秋天,正处于她创作风格转型的关键期。

这年八月,38岁的李清照从青州启程,前往莱州探望任知州的丈夫赵明诚。此前夫妻二人在青州度过了十年屏居生活,共同研学金石古籍,度过了赌书泼茶的恩爱时光。赵明诚先行赴任两个月后,李清照才在初秋动身,途经昌乐县时因天色已晚,宿于昌乐馆驿。恰逢秋雨连绵,孤馆独处的夜晚,对青州姊妹的思念涌上心头,遂作此词寄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旅途发生在靖康之变前六年,看似只是一次寻常的夫妻团聚之旅,却暗藏危机伏笔。李清照在青州收藏的大量金石文物,后来在南渡途中几乎遗失殆尽。词中东莱不似蓬莱远的乐观期盼,与日后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残酷现实形成强烈对比,使这首前期词作具有了预言般的悲剧色彩。

五、相关知识梳理与比较研究

1.李清照南渡前后离别词对比表

时期

作品

离别对象

核心意象

情感基调

语言风格

前期(1121)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

青州姊妹

微雨、孤馆、过雁

凄迷中含期盼

清丽中带凄婉

后期(1135)

《声声慢》

亡夫赵明诚

梧桐、细雨、雁过

绝望中显悲怆

沉郁而顿挫

前期(1121)

《凤凰台上忆吹箫》

丈夫赵明诚

流水、孤楼、暗香

缠绵中含忧虑

含蓄而细腻

2.雨意象在李清照词中的发展轨迹

作品

雨意象描写

情感内涵

艺术功能

《蝶恋花》

萧萧微雨闻孤馆

旅途孤寂

渲染凄凉氛围

《声声慢》

梧桐更兼细雨

国破家亡之痛

强化愁绪浓度

《浣溪沙》

细风吹雨弄轻阴

闲愁轻忧

暗示心境迷茫

(注:李清照词中的雨意象从前期的微雨到后期的细雨,雨势虽未变大,但情感重量显著增加,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

3.唐宋驿馆诗词情感主题比较

作者

作品

驿馆名称

核心情感

表现手法

李清照

《蝶恋花》

昌乐馆

姊妹离别之思

细节写实

温庭筠

《商山早行》

商山驿

思乡念亲

意象叠加

陆游

《宿驿》

山阴驿

忧国忧民

情景交融

六、词作深度赏析与艺术解码

1.感官叙事中的离别记忆

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官捕捉,构建了多维立体的离别场景。视觉上,泪湿罗衣脂粉满以泪痕与脂粉的混合,刻画了女子离

文档评论(0)

标书制作,施工方案,技术服务规范方案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